看待“牺牲”的观念之变是另类追怀

作者:白靖利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5-01-06 09:18:03

  哈尔滨道外区火灾导致5名消防员牺牲、14人受伤,人们在为“火烧连营”悲愤和难过、向牺牲的消防战士致敬的同时,在网络讨论中,甚至在许多传统媒体上,也发出反思的声音:5名年轻消防员的牺牲是否可避免?应该如何减少消防员的生命之殇?

  不能不说,这种反思不仅无碍对英雄的崇敬,而且是有意义的另类追怀。

  在共和国几代人的记忆中,为了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无上光荣的事,“重于泰山”。应该说,危难时刻,那些为了公共利益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是奉献与忘我的极致,是人性最光辉的闪耀,雄踞人类精神的高地,是人们崇敬与学习的标杆。我们弘扬核心价值观,永远要传承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要崇敬、学习、传承奉献牺牲精神,在一些情况下,的确也有必要反思,牺牲是否一定不可避免? 借助于日益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更加全面充分的公共讨论,公众在看待牺牲是否可避免的问题上,有了更多元的观点,变得更加理性。

  从新版《中小学守则》删去“见义勇为”开始,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已经开始更理性看待许多问题。对此次哈尔滨火灾事件,包括新华社在内的许多媒体都质疑:既然群众已安全疏散,为何消防员还要冒险进入火场?现场指挥是否进行过建筑物坍塌风险评估?

  基于对生命的珍视,公众和舆论不只是就事论事,对“本可避免牺牲”却出现了牺牲深感痛惜,经过比较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集中体现在希望从体制层面解决长期以来的“消防之痛”,借鉴外国经验,实行消防职业化。

  说到底,越是崇敬牺牲的英雄,越要珍视生命价值,寻求尽可能避免牺牲、少一些牺牲的科学方法。消防救火是高危工作,仅有牺牲精神是不够的,在绝对的牺牲精神之上,还有绝对的科学精神与专业技能。虽然难以彻底避免牺牲,但完全可以大大减少牺牲。《新华每日电讯》“好望角”专栏12月5日刊发的《奥斯陆消防“零殉职”的启示》已给出最好的答案,无论是严格的准入门槛、高度专业化的训练、科学的火场指挥处置,还是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都表明:高危的消防救火工作,做到消防员生命不高危并非神话。

  可以说,对消防烈士最好的追怀,莫过于全方位改革消防体制,建立更专业的消防队伍,实行更科学的消防训练和救火指挥处置,从而尽最大可能不让战友再流泪。(白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