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出台制度清除“小四风” 力促社会风清气正

来源:安徽日报
2015-01-06 09:26:06

  从严监督问责——

  让制度“高压线”通上电

  在少数党员干部眼里,“小四风”关乎小节,但不影响大局。实际上,“小四风”裹挟着民俗人情,危害面大,又常常发生在群众身边,严重破坏了党员干部形象和干群关系,直接污染了社会风气。

  “从严监督问责,专项整治‘小四风’对塑造基层清廉务实政风大有裨益。”省委活动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作风问题要紧盯不放,从小事做起,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

  为狠刹公款吃喝、收受红包等不正之风,省纪委抓住元旦、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节点,组织明查暗访组,抽查机关单位,暗访酒店等营业场所,现场调阅单位公务接待审批单、发票等有关资料和凭证,重点检查公款大吃大喝违规行为。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去年9月份省纪委监察厅通报的3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中,“小四风”问题占了近1/3。在各地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中,“小四风”问题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省纪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各地都加强了对“小四风”问题的监督查处力度,许多党员干部因此受处分,有的还丢掉了“帽子”。聚焦“小四风”,各地还将制订更加细致的整治方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将继续加大查处和公开曝光力度。

  日前,池州市石台县黄沙坑林场场长徐新安因公款吃喝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池州市纪委监察局通报曝光。“严格监督问责,真正为制度‘高压线’通上了电,让人不敢碰。 ”省委党校专家指出,严格执纪问责,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将成为作风整治“新常态”,但少数党员干部显然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