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出台制度清除“小四风” 力促社会风清气正

来源:安徽日报
2015-01-06 09:26:06

  持续深入推进——

  力求整治“挖树断根”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抓一抓就好,松一松就反弹。对此,全省上下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并着力从制度建设入手,把整治“小四风”抓常、抓细、抓长。

  霍山县探索创新,在全省率先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公”经费网络监管系统——智能阳光纪检监察管理平台,对各单位“三公”经费消费进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批、预警提醒等,通过科技手段为“吃喝风”穿上“束身衣”。去年一季度,40家试点单位“三公”经费支出都大幅下降,最高的降幅达49.6%,霍山县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了近三成。当地群众感慨:“吃喝风收敛了,干部的心也收回来了! ”

  “按要求晚上住在镇里,虽然对家庭照顾少了,但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多了,业务提高了,与群众的交流也多了。 ”庐江县汤池镇社会事务办干部张劲松深有体会地说。张劲松家在庐江县城,但他每周四个晚上都住在镇里,有时还去村里走访,完成了从一个“城里人”到“乡镇干部”的转变。

  “战斗正未有穷期,制度还要进一步严起来。 ”长丰县委相关负责人坚定地说。为根除干部走读风,长丰县在原有干部“驻村夜访”制度的基础上,要求乡镇干部周一至周五一律在乡镇住宿,每周下村不少于3次,同时,配套健全考勤考核、请销假和公车管理使用等制度,派出专项督查组开展督查,建起长效机制。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有些干部本来紧绷的弦也开始放松了。 ”皖北一名农村老党员发现,个别镇、村干部身上的“官气”又复苏了,“小四风”也有“回潮”的迹象。

  “小四风”形成非一日之寒,根除也非一日之工,必须要持续努力,“挖树断根”,铲除“小四风”滋生的土壤。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