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上墙,文明之风熏染出乡村正能量。图为章丘双山街道马安村文化墙。 (刘媛媛 摄)
绿色浓密,一步一景,波光凌凌,行走在章丘绣源河景区,宛若置身江南水乡。这条昔日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的巴漏河如今已晋升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集婚庆、爱情、娱乐于一体的喜来乐绣源河旅游综合体等高端现代服务业项目纷纷落户于此。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济南东部的“不夜城”。
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章丘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优化城市面貌,统筹城乡发展,推行文化惠民,文化强市战略,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幸福城市。
生态市
◎农村建成31座生活污水处理站
◎18个涉农镇街成为国家级生态镇
文化市
◎全年剧演活动达460余场
◎建成6个重点文化项目强
民生市
◎实施390个“一事一议”项目
◎建立志愿者服务站718个安文化强市 推行文化惠民
章丘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覆盖城乡、实用高效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建设了文博中心、朱家峪景区、绣源河景区、龙山文化博物馆、洛庄汉王陵遗址博物馆、龙山黑陶全国版权示范基地等充分展示章丘传统文化、服务群众文化活动的重点项目。
2014年,该市组织开展“十艺节”话剧展演、全国群众文化优秀节目惠民展演、“文华奖”参评剧目演出等一系列演艺活动。倾力打造“多彩生活·美好章丘”文化共享品牌,每年开展百脉剧场、庄户剧团展演等系列活动460余场。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章丘芯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生态立市 优化城乡面貌
章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勇气,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准入门槛。2014年,明水化肥厂、造纸厂等四家企业的整体搬迁受到章丘市民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在新厂区规划的‘3050’项目、甲醛搬迁及下游产品链延伸项目等即将投产,洁净煤气化项目正式批准立项。”明水化肥厂一位管理者介绍,厂子搬迁为他们发展提供了更好平台。
生态先行,发展绿色产业,该市全面加快全域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步伐。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26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0.67%。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成31座生活污水处理站,18个涉农镇街创建为国家级生态镇。2014年,荣获全国美丽乡村示范县、“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名城”、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县(市)。民生安市建设幸福城市
以被确定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县、区)为契机,章丘建立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化推进体系,明确社会管理22项工作重点,实现任务项目化、推进时序化、落实责任化、督查长效化,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群众安居乐业。
以“双十工程”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福祉。该市实施“十百千”党建工程,推广支部“一加三”工作,全年村级集体经济“脱空”120个村以上。实施“一事一议”项目390个,被评为全国“一事一议”规范化管理示范县(市)。
常态化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强化文明市民教育。章丘常年开展关爱、帮扶、慰问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活动。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每周一星”、“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全市培育和挖掘60个章丘市级四德工程示范点,24个济南市级四德工程示范点,创编121个四德主题文艺作品。建立志愿联络站20个,服务站718个,35支志愿者服务大队、14支专业服务队。(刘媛媛 袁致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