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青年创业、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大都市里的青年“蚁族”……在讨论青年的发展时,有一类人的面孔越来越模糊。他们出生、成长在城市边缘,在生活方式的潮流上总比城市同龄人慢半拍;他们也许走几步就能看到乡村,不过既缺乏可供耕作的田地,也从没有下田务农。这种“不城不乡”的状态或许让他们自己也感到无所适从,外界给他们贴上了一个共同的标签:小镇青年。
小镇青年一度是最具活力的。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迅猛发展,至今都延续着旺盛的生命力,小镇青年无疑是推动其发展的中坚力量;镇上的“县中”既维持了朴素的学风,又为小镇青年考上大学、成为真正的城里人提供常规渠道;小镇青年曾经也是悠闲自在的,不必像城里人那样蜗居,又能随手享用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不知从何时开始,小镇青年发现自己变成了“夹心层”:农村青年争先恐后往城里跑,接触的新事物比他们还多;乡镇虽也旧貌换新颜,但总不如城里那样日新月异;随着城里好学校、“超级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就连“县中”的地位也逐渐下降了;很多小镇上的图书馆、电影院也近乎荒废……在经济上,小镇青年衣食无忧,很多人也没有外出闯荡的心气儿,一部分人也在这种安逸又相对静止的状态中感到迷茫。
小镇青年遇到的问题,实际上是区域不均衡发展对人们心态的影响。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沉沦的乡村”,注意到农村“空心化”面临的种种挑战,不过,少有人注意到表面“实心”的小镇,已经变得虚弱了。在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年代,小镇是地区最基本的中心,而如今随着交通、信息、物流的发展,城乡物资、人员的流动完全可以越过小镇这一节点。凭小镇之力,先进的科技产业很难生根发芽,本地企业给农村务工者的报酬又比不上城里,过去的小区域中心优势明显下降。
小镇青年本是具有闯劲和爆发力的——走出去的小镇青年,很容易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比如曾经带着76个熟鸡蛋到北京念书的苏北小镇青年刘强东;比如引领80后文学潮流的郭敬明与韩寒,分别来自四川自贡和上海郊区;又比如时下火热的果壳网CEO姬十三,让来自城里城外的科学爱好者、青年科学家结为兴趣共同体,他同样是出身浙江舟山群岛的小镇青年。小镇青年是社会阶层流动中较为活跃的一部分,“开眼界”的内心需求和基本充裕的物质条件,让他们在实现理想的征程中占得先机。
然而,个别优秀的小镇青年走出去,并不意味着小镇青年都不再沉睡。在许多人眼中,小镇青年的形象有这样的侧面:在网吧里通宵达旦打游戏、台球厅里一支又一支地抽烟、“山寨产品”的中坚消费力量……要解决这类小镇青年面临的迷茫,更重要的是改变他们生活、发展的这一片土壤,把小镇从非农村非城市的尴尬处境中拉出来,小镇应当有符合自己特质的现代生活方式——小镇生机勃勃而毫不喧嚣,生活在小镇可以感受到街坊邻居彼此熟悉的温情,小镇还可以成为城市外围的科研产业基地。
要想实现这些改变,就离不开小镇青年这支独特的力量。小镇青年只要醒来,只要获得更理想的本土发展机遇,就将成为改变小镇“沉睡”局面的生力军。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