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东盟中心付出不懈努力,通过各种公关活动,不断提升中国—东盟关系和中国—东盟中心的公众知名度。
2014财年,中心顺利完成计划内项目和活动,包括东盟国家驻华大使系列演讲第三场(越南驻华大使),第五、六届“我的中国和东盟”多媒体艺术展之“祥和之国:老挝”、“彩色交响曲-美妙的中国与东盟”,“东盟之声”—与东盟嘉宾高端对话,“东盟人在中国”系列访谈,“外交官带你游东盟”微博系列访谈—(印尼驻华大使),东盟驻华外交官及配偶太极班,以及“中国-东盟中心杯—我眼中的中国-东盟关系”征文比赛。同时,中心还完成了两个2013财年遗留项目,一个是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的东盟电影周,这是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中心启动后的首场活动,另一个是“在中国和东盟国家过节”摄影大赛。这些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成果丰硕,拉近了中国—东盟中心与公众的距离。从2013年起中心微博粉丝数增长了50多万,在2014年9月达到160万人。
除计划内项目和活动外,中国—东盟中心还在2014年开展了额外的三个项目,分别是:在中国—东盟中心东盟厅开展的为期一个月的中国—东盟摄影展;在南宁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第二次设立中国—东盟中心展台;制作与中国—东盟中心职能相关的《2013中国—东盟信息手册》。全年,中心还通过多种渠道,以中、英文及一些东盟国家语言,发布关于中国—东盟中心的宣传文章。
中心的项目和活动受到热烈欢迎,获得来自媒体和公众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中心将继续致力于同中国和东盟国家媒体开展密切合作,提高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的参与度,为进一步促进双方的务实合作和加强中国—东盟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发挥积极作用。
东盟国家驻华大使系列演讲第三场(越南驻华大使)
1、背景
东盟国家驻华大使系列演讲旨在提高中国公众对东盟成员国的认识,加强中国和东盟之间,尤其是青年一代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过去几年,印尼和马来西亚驻华大使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了两次讲座。
项目预算6万元人民币。
2、活动
2014年3月12日,中国-东盟中心邀请越南驻华大使阮文诗阁下做了题为“越中关系和区域合作”的主旨演讲。阮文诗大使介绍了越南独立、自主、和平、合作、发展的外交政策,回顾了越中友好关系,并分享了他对越南在中国—东盟关系中扮演角色的看法。同日,阮文诗大使接受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的独家采访。
3、成果和影响
有200多位嘉宾出席了此次演讲活动,包括菲律宾驻华大使巴西里奥,印尼、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驻华使馆代表,北京外国语大学师生以及中国媒体人士。阮文诗大使认为,系列演讲为东盟国家驻华大使同中国年轻人接触提供了有效平台,促进了东盟与中国间更好的了解、交流和友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们表示,由中国—东盟中心启动的东盟大使系列演讲鼓励他们密切关注中国—东盟中心的活动,并为今后越中关系发展以及中国—东盟合作做出贡献。
此次演讲的新闻稿和演讲纪要不仅在中心网站发布,而且刊登在《中国—东盟博览》杂志(2014年4月刊)上。在大使演讲期间,中心微博还直播了此次活动。中国和越南的媒体机构,包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环球时报、中国青年报和越南之声电台北京办事处广泛报道这一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
第五、六届“我的中国和东盟”多媒体艺术系列展之“祥和之国:老挝”、“彩色交响曲-美妙的中国与东盟”
1、背景
“我的中国和东盟”多媒体艺术展旨在介绍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历史、人民生活、壮美景色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过去几年,以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文莱为主题的四届多媒体艺术展在不同的中国城市举办。多媒体艺术展已成为中国民众了解东盟和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一个窗口。
项目预算25万元人民币。
2、活动
(1)2014年4月16日至5月16 日,中国-东盟中心与著名艺术家赵丽塔女士合作,在位于昆明的云南农业大学举办了第五届“我的中国和东盟”多媒体艺术展之“祥和之国:老挝”。展览共展出了赵丽塔女士6幅油画和86件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老挝悠久的文化与传统、精美建筑、秀丽自然景观、深厚的民俗和历史,以及该国的宗教和人民。展览期间,赵丽塔女士还举办了老挝文化讲座,与大学生进行了互动式讨论。老挝驻华大使宋迪·本库阁下出席开幕式,并参观了艺术展。艺术展举办正值老挝传统新年之际,中国—东盟中心组织就读于云南农业大学的老挝学生向来访贵宾表演了Song Nam仪式。
(2)2014年 9月1日至3日,中国-东盟中心在贵州举办的第七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举办了第六届“我的中国和东盟”多媒体艺术系列展之“彩色交响曲-美妙的中国与东盟”。此次多媒体艺术展展出了赵丽塔女士拍摄的110张照片。摄影作品通过她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重要地标、有趣的日常生活、传统和风俗。展览期间,赵丽塔女士还在贵州农业大学举办讲座介绍东盟国家风土人情等。柬埔寨教育部国务秘书皮查男阁下、印尼驻华使馆公使魏公诺和其他高级官员出席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
作为多媒体艺术展的一部分,中心还放映了有关东盟国家的旅游宣传片,并在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办了讲座,得到数百名师生热情参与。
3、成果和影响
来自社会各界约10000多名游客享受了艺术展,他们称赞中国—东盟中心为促进中国—东盟关系做出的切实贡献。展览反映了中国及东盟国家人民间亲密友好的关系,证明了中国—东盟中心在促进中国—东盟相互理解,提升公众对中国—东盟关系认知方面扮演的积极角色。系列活动彰显了中国—东盟中心为促进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做出的努力,并为此积极举办文化活动,包括使多媒体艺术展成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有益组成部分。
中国—东盟中心通过中心网站和微博积极介绍有关活动,《中国—东盟博览》杂志(2014年5月、10月刊)刊登了艺术展情况,吸引了众多媒体关注。当地电视台对活动开幕式进行了报道。来自新华网、环球网、贵州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东盟之声”—与东盟嘉宾高端对话
1、背景
中国-东盟中心是联系中国与东盟人民的一座桥梁。每年都有东盟贵宾到中国访问,包括政府官员、首席执行官、学者和艺术家等。他们与中国公众的互动对促进中国和东盟人民之间更好的相互理解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目预算10万元人民币。
2、活动
(1)2013年12月19日,在东盟常驻代表委员会赴义乌启动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期间,安排浙江省义乌市当地媒体采访了泰国外交部东盟司司长阿塔育。
(2)2014年3月12日,越南驻华大使阮文诗阁下就中越关系、中国—东盟关系在北京语言大学接受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独家采访,此次采访是第三届东盟国家驻华大使系列演讲的一部分。
(3)2014年4月8日,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环球网等中国媒体就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联合采访了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和越南7位文化部长级代表。
(4)2014年4月16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日报、环球网和中国青年报等中国媒体,就中老关系、中国—东盟关系,在云南农业大学对老挝驻华大使宋迪·本库阁下进行联合采访。此次采访在第五届“我的中国和东盟”多媒体艺术展期间举行。
3、成果和影响
各个采访的新闻报道都及时发布在中国—东盟中心网站和微博上。相关媒体通过新闻和文章链接刊登和播放了东盟贵宾的采访。这有助于加深中国和东盟人民之间的了解、信任和友谊,增进中国和东盟公众对东盟和中国—东盟睦邻友好的了解。
“东盟人在中国”系列访谈
1、背景
随着中国—东盟人员双边流动的不断增长,中国—东盟关系得到了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东盟人前往中国工作、学习或游览。他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在华经历,对中国都有着独特有趣的看法。
中国-东盟中心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在2014年共同举办“东盟人在中国”系列访谈节目。中心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采访了在中国的东盟留学生和其他行业受访者,探讨了他们在中国的生活经历。每期节目的受访者都来自不同领域,从不同的职业和生活等方面,全面展现受访者的感悟。
项目预算8万元人民币。
2、活动
2014年4月4日,首期“东盟人在中国”系列访谈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音室展开,受访者为在中国学习的东盟留学生。三位受访来宾分别为来自马来西亚的本科生谢亦颖,来自印尼的硕士研究生黄力安和来自泰国的博士生黄郁婷。他们就读于北京大学,分别攻读金融、工商管理硕士和国际关系专业。访谈主持人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NEWSPlus栏目著名制作人兼主持人郑云峰。中心新闻公关部主任乐达 普马女士也参与了访谈,为访谈提供与中国—东盟中心,中国—东盟关系的相关信息,并与学生们进行对话交流。时长一小时的访谈围绕四个主题进行,即在中国的学习感受、对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印象、在中国旅行的经历以及中国与东盟的关系。
2014年4月15日,第二期“东盟人在中国”系列访谈在云南农业大学举行,与第五届“我的中国和东盟”多媒体艺术展之“祥和之国:老挝”同期举办。三位受访老挝学生分别为Khonephaly Taibovavone、 Noukeo Toulakoun 和 Somphathay Prasavath。她们是在云南农业大学就读的老挝留学生。中心新闻公关部主任乐达 普马女士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老挝语部副主任蒙龙与三位老挝学生展开了一小时对话。访谈围绕四个主题进行,即在中国的学习感受、对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印象、在中国旅行的经历以及中国与东盟、老挝与中国的关系。
2014年7月2日,第三期“东盟人在中国”系列访谈节目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泰语广播室举行。节目邀请泰国副教授葛潘 纳卜芭作为嘉宾。葛潘教授是泰国清迈皇家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之间的泰语交流教师,在北外执教20余年,获得两项由中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奖项:2005年“友谊奖”和2014年中国“我最喜爱的外教”荣誉称号(在全国入围的50位教师中排名第六),是中国学生最喜欢的教师之一。中心新闻公关部主任乐达 普马女士参与了此次50分钟的节目录制。访谈主持人为CRI泰语节目主播崔沂蒙先生(泰语名为Chomphon)。访谈分为4个部分,包括:过去和现在的中国生活、工作经历和挑战、对中国和中国学生的印象、以及在推动中泰和中国—东盟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3、成果和影响
访谈通过在华学习工作的东盟留学生、专家的所想所谈,展示了东盟普通民众希望东盟与中国发展友好合作的真挚愿望,对增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民间友好纽带发挥了积极作用。系列访谈受到有关媒体的高度重视,中心知名度得到大幅提升和认可。
首期访谈节目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节目《来自海外的声音》的一部分,于2014年4月10日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AM846 播出,并于4月13日在FM91.5 兆赫播出。访谈的部分内容,即受访学生对2014年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的看法,于4月8日以视频形式向到访中国—东盟中心的东盟文化部长级代表们播出。
第二期访谈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老挝语栏目的一部分,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老挝FM93兆赫在中国及老挝播出。老挝学生表达了对中国和中国朋友的热爱。她们希望自己在云南农业大学学到的知识,特别是农业方面的知识,能在将来为其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期访谈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泰语广播栏目《每日话题》的一部分,于7月8日和11日的16时30分(泰国当地时间),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朱拉隆功大学的广播网络FM101.5兆赫在泰国播出。
访谈纪要被进一步翻译为其它语言,在东盟其它国家播出。
“外交官带你游东盟”微博系列访谈——印尼驻华大使
1、背景
“外交官带你游东盟”微博系列访谈旨在通过东盟外交官的视角,提高中国公众对东盟的认识。过去几年,中心通过其微博,多次组织微博访谈,受邀嘉宾包括前印尼驻华大使易慕龙阁下、泰国驻华大使伟文·丘氏君阁下和文莱在华的一位外交官。这些访谈受到中心微博粉丝的热捧。
2、活动
2014年7月17日,印尼驻华大使苏庚阁下接受了中心的微博访谈。访谈前一天,中心通过其微博和微信发布声明,邀请所有感兴趣的微博粉丝参加这次活动。约37000多个粉丝阅读和注意此条信息,许多粉丝还在网上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苏庚大使用印尼语和英语回答了微博粉丝提出的问题。微博采访以中英双语记录,涵盖了许多问题,包括印尼和中国的关系、两国贸易和教育合作前景、印尼在东盟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印尼美丽的风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等。此次采访的互动热烈活泼。约有15000名粉丝在线观看了访谈,他们对在网上和大使聊天充满热情。
3、成果和影响
访谈活动取得成功,苏庚大使对中心促进中国普通民众对印尼的了解表示感谢。许多粉丝也感谢中心给提供难得的机会与印尼驻华大使互动,认为访谈将加强中国与东盟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此次访谈使中心微博粉丝数量增加到150万。微博采访的新闻稿不仅在中心网站发布,同时还出版在《中国-东盟博览》(2014年8月刊)和《中国报道》(2014年9月刊)上,访谈直播也上传到中国—东盟中心微博上,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受众面。
东盟驻华外交官及其配偶太极班
1、背景
太极拳是一种自省的艺术,它提高人们精神上和身体上的意识,改善身心平衡,促进身体健康。为协助东盟外交官及其配偶了解中国文化和艺术,并为东盟外交官和中国-东盟中心官员提供一个交流和联系的平台,中心为东盟外交官及其配偶组织了太极班。
项目预算6万元人民币。
2、活动
2014 年8月1日,太极班在中心东盟厅启动。泰国驻华大使馆公使武丽乐女士带领东盟代表团参加了课程。在太极班开幕式上,马明强秘书长出席,介绍了太极的精髓,希望参与者更多地了解太极,体验中国文化,享受健康和平静的心境。
8月,5个太极拳培训课在每周定期举行,教授由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推荐的太极拳24式。北京体育大学的专业老师授课。太极班结束后,参与者掌握了太极拳24式的基本姿势。
3、成果和影响
太极是中国传统文化,包涵了体育、哲学、艺术等元素。来自东盟驻华使馆的参与者对中心组织此次有意义的课程表示感谢,认为课程有利于身心健康。他们喜欢练太极,并对练习太极拳所带来的积极成果印象深刻。课程也给所有参与者增加相互联系提供了机会。中心网站介绍了此次活动,实时信息已发布在中心微博,提高了活动的影响力。
“中国-东盟中心杯—我眼中的中国-东盟关系”征文比赛
1、背景
征文比赛旨在培养未来中国—东盟关系的促进者,为中国及东盟在华留学生搭建分享知识和见解的平台,鼓励年轻人关注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同时,该项目还是中国-东盟中心提升东盟、中国—东盟关系,以及中心在中国年轻一代人群中认知度的重要举措。
项目预算24万元人民币。
2、活动
征文比赛于2014年5月启动,10月结束,在中国各大高校开展。活动鼓励中国及海外留学生积极参与,用中文或英文撰写他们对东盟,或任何一个东盟国家,或整个中国—东盟关系的看法。
作为征文比赛热身活动,5月至6月间,中心新闻公关部主任乐达 普马女士、副主任曹婷女士前往10所院校开展讲座(即:陕西师范大学(西安)、西安邮电大学(西安)、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河南工业大学(郑州)、长江师范大学(重庆)、宁波工程学院(宁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青海民族大学(西宁)、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和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向学校师生介绍东盟和中国—东盟关系。
3、成果和影响
截止年7月底,中心共收来自中国17所大专院校168份征文。至2014年9月底,中国—东盟中心邀请东盟国家驻华使馆代表作为荣誉评委,为征文评分,共评选出21名获奖者。
10月23日,颁奖仪式在中心东盟厅隆重举行,130多名大、中、小学生代表参加,马明强秘书长、缅甸驻华大使吴丁乌及东盟10国驻华外交官出席。出席人员纷纷赞扬中心精心组织的活动,对活动留下深刻印象,认为对促进中国-东盟关系具有积极作用。在此活动中,青少年学生们有机会聆听致辞、演讲,亲身参与到颁奖典礼各环节中,使中国—东盟友谊上升到新高度。
获奖征文已被编撰成册,内容包括中国—东盟中心及该项目的简介、相关中国高校信息、获奖名单及中英文获奖作文等,向相关大学、东盟国家驻华使馆、由东盟十国驻东盟使团高级外交官及东盟秘书处官员组成的“了解中国之旅”访华团等分发。
征文比赛和系列讲座增进了公众,尤其是中国青少年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关注和思考,取得圆满成功。参赛的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表示表示愿在今后继续学习中国—东盟关系有关知识,关注双方的关系发展,为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间的友谊做出自身贡献。中国—东盟中心网站、微博、微信、《新闻通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新浪网、有关大学网站均报道了此次活动。
新增加的项目和活动
中国—东盟摄影展
1、背景
由中国—东盟中心举办的中国—东盟摄影展,旨在促进公众对东盟国家和中国的认知,增进双方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
2、活动
中心携手赵丽塔女士,共同举办有关东盟10国和中国的摄影展。展览于2014年6月19日至7月19日在中国—东盟中心东盟厅举行。
摄影展展出著名摄影家赵丽塔女士拍摄的110张照片。展览通过她的视角,展现11个国家的重要地标、有趣的日常生活、传统和风俗。这也是中心首次举办的囊括东盟10国和中国的摄影展。展览反映了中国和东盟间亲密友好的关系。同样的照片于2014年9月贵阳第七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以第六届“我的中国和东盟”多媒体艺术展之“彩色交响曲-美妙的中国与东盟”方式展出。
3、成果和影响
摄影展受到广泛好评。一些重要嘉宾,包括日本-东盟中心秘书长大西客邦、韩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成海文以及中日韩三边合作秘书长岩谷滋雄,均赞赏中心在拉近与公众距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中心作为“一站式”信息和活动中心,在提升中国—东盟密切关系中所表现出的巨大潜力。
制作《2013中国—东盟信息手册》
1、背景
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迈入第二个十年之际,作为“一站式”信息和活动中心,中国—东盟中心于2014年8月首次发布《2013中国—东盟信息手册》,旨在向公众提供中国—东盟关系的相关信息与数据。
2、活动
中国-东盟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制作了《2013中国—东盟信息手册》。该手册不仅向公众提供了概要信息,还详细介绍了中国—东盟在贸易、投资、人员交流等重要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2013中国—东盟信息手册》以图片、表格等形式,展现了10方面内容,包括:(1)中国—东盟掠影(2013);(2)东盟和其他区域经济体(2013);(3)国内生产总值;(4)中国—东盟货物贸易;(5)中国—东盟服务贸易;(6)中国—东盟投资;(7)中国—东盟旅游交流;(8)中国—东盟学生交流;(9)中国和东盟主要贸易伙伴;(10)中国—东盟互联互通。
3、成果和影响
《2013中国—东盟信息手册》显示了中心为中国—东盟合作做出的切实贡献。手册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东盟和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并向其展现中国—东盟关系的美好未来,受到有关人士的欢迎。2014年9月,在南宁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1000份《2013中国—东盟信息手册》很快被参展者领取一空。
中国—东盟中心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设立独立展台
1、背景
2014年9月16日至19日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东盟国家以及域外国家共预定1264个展位,其中东盟国家展位达1227个。这是中心向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中国及东盟各界人士,提升中心认知度的重要机遇。
2、活动
9月16日至19日,中心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设立独立展台。中心展位位于“魅力之城”展区中,与东盟秘书处展位相邻。这是中心第二次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通过照片、视频、宣传手册、新闻通讯以及《2013中国—东盟信息手册》等渠道,向公众详细介绍中心的作用、发展历程以及举办的活动。中心新闻公关部主任乐达 普马女士率中心官员,在展台里同来自中国和东盟数以千计的参观者进行积极互动。
3、结果和影响
中心展位在一天内接待了约3000名访客,来访贵宾包括:东盟副秘书长年林、印尼驻华大使苏庚以及马中友好协会会长拿督马吉德。展览过程中,中国—东盟中心分发宣传材料达10000多份。事实证明,中国—东盟中心设立独立展台,成为中心拉近其与广大公众距离的重要渠道。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参展者了解到,中国—东盟中心在贸易、投资、教育、文化和旅游方面,对促进中国—东盟关系扮演的重要角色。其中一些访客甚至在2013年便参观过中国—东盟中心的首个展台。
中国—东盟中心向《中国-东盟博览》和《中国报道》积极投稿
1、背景
《中国—东盟博览》是同时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发行的中英文双语月刊杂志,由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主办,包含中国和东盟在经济、贸易和投资、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信息。目前,杂志每期发行58000册。
《中国报道》是中文月刊,由中国外文出版局出版。该杂志全面覆盖了中国的新闻,月发行量为20000册。
2、活动
《中国-东盟博览》和《中国报道》是中心接触公众、提高公众对中国—东盟中心的认识的有益渠道。中心自2014年1月和4月开始,每月分别向《中国—东盟博览》、《中国报道》投稿,介绍中心的活动和中国—东盟关系。
3、成果和影响
中心数十篇文章发表于《中国—东盟博览》和《中国报道》,包括《缅甸出任2014年东盟轮值主席国》、《东盟国家文化部长级代表到访中国—东盟中心》、《中国—东盟中心为东盟和中国的信任和合作架起桥梁》等文章。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了解中国—东盟中心。
对媒体合作伙伴的公关活动
(1)中国—东盟中心新闻公关部主任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采访
2014年3月10日,中心新闻公关部主任乐达·普马女士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泰语部记者Sopit Wangvivatana独家采访。采访聚焦中国—东盟中心的使命和活动,以及促进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投资、教育、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务实合作。采访体现了中心同中国主要媒体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的努力,旨在提升公众对中心的认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于2014年3月27日播出了采访。
(2)组织泰国媒体赴中国山东省报道
2014年8月10日到19日,中国-东盟中心与中国驻泰使馆合作,为泰国主流媒体报道团(7位记者分别来自泰国民族媒体集团、泰国国家广播服务、TNN24和FM 103)组织了一次到中国的采访报道。8月11日,泰国媒体代表团访问中心,并会见马明强秘书长。马秘书长接受了TNN24主持人和记者的采访。8月15日至19日,中心新闻公关部主乐达·普马女士陪同代表团到山东省(泰安和曲阜)采访报道。
此次采访报道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更紧密地连接了中泰两国人民,通过文化、旅游等方式,加深了中泰人民的相互理解。
泰国媒体代表团制作了5集关于此次旅程的纪录片,分别在民族电视台和TNN24频道播放;在《民族报》发表了系列文章,通过FM103电台播放了相关新闻。代表团赞赏中国—东盟中心对加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促进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3)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在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接受采访
2014年9月16日,马明强秘书长接受了中国媒体(央视网、新浪网、中国新闻社、广西电视台、《中国-东盟博览》杂志)的联合采访,就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东盟博览会、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等问题回答了提问。采访有助于增进中国民众对中国-东盟关系的了解,同时也提升了中国—东盟中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