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2014:也是蛮拼的

作者:石川 来源:北京日报 
2015-01-08 15:09:00

  2014年岁末,媒体总结出本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其中有一句叫“也是蛮拼的”,意思是虽然已经很努力,但还有很大上升空间。这句词儿很适合用来描述2014年的国产片:大家都很努力,可结果却喜忧参半,悲欢交集。

  首先是2014年的电影市场表现很给力,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到年底,全国影院已达5300余家,银幕23600张,同比增长近30%。由此,中国内地银幕数已达北美市场的50%,全球第二大市场的地位更加巩固。同时,电影产业规模也保持持续扩张态势。全年出产影片618部,累计票房296.39亿,同比增长36.15%。其中国产片票房为161.55亿,占总票房的54.51%。全年城市影院观众达8.3亿人次,同比也增长了34.52%。其中国产片观众比例为53.8%,国产片票房和观众人次双双超过进口片。全年还有66部影片票房过亿,其中国产片36部,比进口片多出6部。

  数字固然让人扬眉吐气,可是,要说起国产片15%左右的上座率,马上又会感到阵阵心寒。说明国产片的总体质量距离市场和观众的要求尚有较大距离。再加上影片类型单一、题材跟风、观众选择面窄,以及烂片当道、好片难觅,高票房低口碑现象久治不愈、文艺片在主流院线难以立足等等顽疾,也让2014年的国产片显得有些磕磕绊绊、步履蹒跚。为了温故知新、数往知来,我们将借以下四个话题,来对2014年的国产电影做一番回顾和盘点:

   年度争议大片 《一步之遥》

  12月18日,传说中的《一步之遥》终于在观众和姜粉的翘首期盼中华丽登场。可谁也没想到,影片甫一开映,恶评就扑面而来。什么“距离烂片一步之遥”、 “情怀癌”、“自大狂妄”、“自恋自嗨”……一时间,可谓“吐槽共口水一色,恶评与板砖齐飞”。可是平心而论,要说这片看不懂,那就有点委屈姜文了。事实上,此片在个性化和风格化上已经有所妥协和让步——故事线相当清晰和完整,甚至可以算是姜文所有影片中最接近好莱坞套路的一部。可姜文毕竟是姜文。《一步之遥》依然带有他浓重的个人印记,不论剧情上的荒诞不经,还是视觉上的华丽炫目,也不论他的影射嘲讽、拼贴戏仿,还有无处不在的小聪明、恶趣味,乃至他那挥之不去的男性荷尔蒙亢奋,都不由分说地让这部充满了隐喻和曲笔的神作显得扑朔迷离、晦涩难解。

  《一步之遥》的故事原型来自于上世纪20年代上海滩轰动一时的“阎瑞生案”。但姜文仅仅借用了阎案之名,剧情却无阎案之实。或许,他看重的并不是阎案本身,让他感兴趣的,是一桩并不离奇的社会公案,如何被添油加醋,扭曲演变成了一则被市井小民津津乐道的八卦新闻的。阎瑞生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杀人犯,又是如何被媒体和民粹所操弄,最终被捏造成一个艳情传奇的男主角的。阎瑞生的悲剧为姜文的故事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载体,他正是要借这个话题来指刺和讽喻当下的世道人心。

  若把影片的几场重头戏与当下某些热点现象和人物联系起来,就会发现遍布其中的移花接木和指桑骂槐。军阀、政客、骗子、恶少、戏子、愚众、媒体以及口吐莲花的堕落文人,都成了被他嘲讽和挖苦的对象。这副做派,貌似有点目中无人,貌似有点高冷和倨傲,可能让一些人感觉不适。在他们眼里,这样的荒诞和讽刺并不来自姜文的才华与个性,而是出于他的任性、妄为,不把市场和观众放在眼里。那么,问题来了。一个艺术家有点小小的个性、小小的自恋,对市场和观众口味有点小小的挑战,有错吗?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一个健康的舆论环境,不是应该肯定和鼓励艺术家张扬个性特立独行的吗?

  在《一步之遥》的结尾处,马走日变身为风车下的堂吉诃德。这个时候,你真的很难分清,眼前这个走投无路的末路英雄,他究竟是马走日,还是面对如潮恶评的姜文,抑或是二者的合体?这也让人联想到几年前的张艺谋,因为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市场和大众妥协、屈服,舆论也曾用最刻薄的词句去批评他放弃了一个电影人对个性和前卫应有的坚守。然而,现如今姜文不是在坚守吗?怎么又成了“情怀癌”了呢?那么你叫姜文何去何从?是当第二个向市场低头的张艺谋,还是迎着众人的口水,变成与风车开战的堂吉诃德?

   年度话题人物 张艺谋 吴宇森 许鞍华

  2014年是国产片大年——因为有张艺谋、吴宇森、许鞍华等电影大咖集体出山。可一俟新片入市,无论票房还是口碑,似乎只能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5月中旬,张艺谋携《归来》捷足先登,讲了一个关于记忆和遗忘的故事。可惜除了让人“飙泪”,单薄的剧情被局限在一个过于狭小的家庭空间,让人无法看到更具体、更充分的历史与社会背景。这让影片最终只能成为一部好莱坞式的催泪片,唯有对创伤的咀嚼与回味,却少了对创伤成因的挖掘与反省。及至金秋10月,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再一次让人大跌眼镜。别的不说,单是它那三小时的片长,鱼贯出场的几十号历史人物,以及纪录片访谈式的多视角叙事,一上来就把人给看懵了。上映三天,票房惨淡,也让许鞍华的大批拥趸,心生不甘。到了岁末,吴宇森的《太平轮》也在千呼万唤中驶入视野。不过这片又是让人一头雾水:不说是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吗?怎么却成了吴宇森版的《乱世佳人》?虽说它的战争场面水准不低,也让人看到了导演捭阖古今、吐纳万方的叙事雄心,但在人物、剧情设置以及对乱世浮生的视觉呈现上,多少还是让人感到似曾相识,新意寥寥。

  于是有人开始凌乱了:这年月为啥连大咖都指望不上?这事要我说,还真别怪大咖力不从心,要怪就只能怪国产片实力不济,才会把出好片、出大片的希望过多地寄托在少数几个大牌导演身上。这无形中让他们成了被资本和市场、乃至媒体和观众绑架的人质。毕竟“40后”的吴宇森和许鞍华,以及“50后”的张艺谋,都已是步入花甲的中老年人了,偌大的国产片市场,每年600多部影片,近300亿票房,能单靠他们支撑?

  其实要论努力和勤奋,大咖们也真没掉过链子。尤其许鞍华,至少在花甲之年,她还敢于尝试走新路、开新篇,敢于向市场和观众发起挑战。这种勇气和坚持,试问又有几个华语片导演堪与比肩?所以在我看来,与其心生抱怨,不如改变态度。与其以票房论成败,苛责大咖不给力,不如拿出平常心来为他们“松绑”和“减负”。让他们走下神坛,做回自己,呼吸点轻松自由的空气。最理想的状态是:每年拍一部他们自己真心的最爱,再挤出点档期,为几个有潜力的年轻导演做做监制,扶他们上马,送他们一程。然后再找个僻静的天涯海角,喝喝红酒,颐养天年。功成名就的大咖,他们真正的快意人生或许是这个样子。

   年度热卖类型“青春”“喜剧”

  2013年,“青春”、“喜剧”、“动作”三大类型瓜分了近70%的国产片票房。2014年,这三大类型一鼓作气继续发力,再次跻身热卖榜单。其中青春片成绩最好,仅在年度票房十佳中就占了4部——《后会无期》(6.29亿)、《匆匆那年》(5.67亿)、《小时代3》(5.22亿)、《同桌的你》(4.55亿)。喜剧片也以《心花路放》(11.69亿)、《分手大师》(6.66亿)占据了两席。

  相比之下,动作片似乎显露了疲态。本年度能挤进票房十佳的仅有《澳门风云》(5.24亿)一部,其它如《痞子英雄2》(2.04亿)、《黄飞鸿之英雄有梦》(1.82亿)、《一个人的武林》(1.18亿)基本都不温不火,表现平平。就算岁末徐克凭借《智取威虎山》扳回了一局,也很难扭转动作片日渐没落的大盘走势。

  国产动作片一般包括拳脚功夫片、武侠片和枪战动作片等几种亚类型。最显没落的当属拳脚功夫片和武侠片两类。不只市场和观众出现了审美疲劳,此类影片自身也面临多重表达困境。像《一个人的武林》,男主角为了争夺武林霸主,就要费尽心机把各路高手逐一杀掉。在现代法制社会,这样的故事似乎过于匪夷所思。再如《黄飞鸿之英雄有梦》,打来杀去不过就是要“为父报仇”、“替天行道”,基本还停留在邵氏功夫片的水平。功夫、武侠原本都是前现代社会和冷兵器时代的文化遗产。功夫片、武侠片又是华语电影独有的类型。想要继续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解决武侠(功夫)文化内涵的现代化问题,不然就难接地气,不仅文化意涵上乏善可陈,也无法激起新一代观众的兴趣和共鸣。

  青春片、喜剧片的崛起,背后也自有其内在的文化逻辑。追根溯源,青春片的热卖,似乎可以追溯到2011年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恰在这两年,“80后”开始步入他们的人生转型期。青葱年华与他们挥手作别,而成年人世界的竞争压力、精神困境和家庭负累,却一股脑儿地附体上身,缠上了他们。于是,怀旧成了一种流行病:现实复杂难解、迷雾重重,远不如回望中的豆蔻时光来得清澈见底。何以解忧?唯有怀旧。怀旧成为了一种对现实的拒斥和逃离。而以怀旧为主题的青春片,则为“80后”撑起了一把遮阳伞,为他们撑出了一片躲避现实灼烤的小小阴凉。

  喜剧片也具有类似的文化宣泄功能。压力山大、价值迷失的都市白领,一方面急于释放被压抑的欲望,一方面也不忘在狂欢之余去追寻人性的温情栖居。这也许就是《泰囧》或《心花路放》这类都市白领喜剧的文化要义。每遇生活陷入困境,便要踏上一段寻欢之旅。经过挣扎,有所了悟,最终找回了失落的价值归属。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所谓“笑点+接地气+正能量=喜剧”的通用配方,正好用来为都市白领烹制解决人生难题的心灵鸡汤。

  喜剧片中还包括炙手可热的“小妞电影”。尤其岁末,随着《撒娇女人最好命》、《我的早更女友》等片的热映,“备胎”、“暖男”等网络流行语开始在影迷中渐成热议。最典型的“暖男”当数《我的早更女友》里的佟大为,他的性格又暖、长得又帅、又缺心眼、还不差钱;经得起打、挨得起骂、受得了气、忍得住罚;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这样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女”的五星级暖男,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白领女性心目中打着灯笼也难找的理想老公(男友)的化身。

  不过从文化消费的角度看,“暖男”也算不上新鲜。从传说中的“海派丈夫”,到韩国影片《我的野蛮女友》中的“沙袋男友”,只要对女孩百依百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大体都可归入“暖男”的行列。而“暖男”成为热点,很大程度上又与文化消费领域女性权利的崛起有关。中国曾是一个擅长塑造“暖女”的国度。许多年前,谢晋就最擅长讲述这样的故事:男人政治受挫,身处逆境,却能忍辱负重、坚持真理。这时,命运就会将一个勤劳善良、美丽贤淑的女子带到他的身边。此类关于女性的神话,一度为中国观众耳熟能详。而今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女性逐渐超越男性,掌握了消费的主导权。于是,神话里的主角出现了性别倒置,“暖男”登场,“暖女”隐身。这与其说是性别现实的写真,不如说是电影消费中隐含着的两性政治。

  除了三大类型,2014年的热卖类型还多出了几匹黑马,那就是魔幻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10.43亿)、家庭片《爸爸去哪儿》(6.95亿)和惊悚片《京城81号》(4.12亿)。严格说来,魔幻片应该算不上是市场新宠。从2012年的《画皮2》(7.26亿)到2013年的《西游降魔篇》(12.45亿)和同年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6亿),魔幻片始终是最受市场青睐的热卖片种。只不过这类影片投资规模较大,出品数量一向不多。相比起来,惊悚片的产量和目标观众群就相对稳定,尤其近年来,惊悚片在三四线城市的市场份额能始终维持在30%左右。从总体上看,只要惊悚片能做到创作质量再上一个台阶,其未来的市场前景实在未可限量。只有《爸爸去哪儿》才算是初来乍到的新贵,尽管口碑上争议多多,却也能挟同名电视节目的余热,吸引大批辣妈奶爸们携子前往捧场。此片可归入家庭伦理片的大类型。而这恰是百年中国电影史上最受观众热捧、也最能彰显本土文化特色的传统类型。近十多年来,家庭伦理片主要在电视剧上显山露水,但从电影的类型拓展角度,应该有望开发成一个前景看好的主流商业类型。

  年度热议现象 跨界

  说完影片、导演、类型,再说说2014年的热议现象——“跨界”。从此前演而优则导的姜文、徐静蕾、徐峥、赵薇,到2014年起步跟进的陈思成、邓超,再到投笔从影的郭敬明、韩寒,似乎每一次“跨界”都能带来一次市场和票房的狂欢。其实不论演而优则导还是其他什么优则导,“跨界”在电影史上早有先例,但为何偏偏在2014年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说起来,这还是要归因于国产片创作力量的青黄不接。老一代导演后继乏力、中青年面临断层,这才让年轻一代逮住了机会,在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抓住了从前人手上滑落的接力棒。

  仔细看下你就知道,但凡能接棒的都非凡夫俗子。早在成为导演之前,他们大多已经拥有相当醒目的品牌价值和明星效应。以韩寒和郭敬明为例。假如隐去《后会无期》和《小时代》两部剧本的作者姓名,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愿意为它们投资?言外之意,资本之所以盯上了韩、郭二人,恐怕并非是看中了他们的剧本创意,他们真正想要的,不过是他们原本就已拥有的社会知名度和巨大的品牌效应。路金波有句话讲得很明白:“韩寒的剧本就算写成一坨翔,拍出来也照样不会亏本。”有这话在前,你就不必再问机会为什么单单垂青了新手韩寒。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本人就是最让资本垂涎三尺的市场品牌。

  回过头来再看他们的创作。尽管韩、郭二人的电影处女作都遭受了不少批评,但在我看来,它们依然有其不可取代的文化价值。比如《后会无期》,影片中那座废弃残破的东极岛,正可以看作是中国处于城镇化运动中的一个缩影。而主人公浩汉(冯绍峰饰)和江河(陈柏霖饰)也与现实中千千万万个正在或将要被迫离乡背井的小镇青年一样,不得不背起行囊,踏上一条陌生又漫无尽头的人生长路。剧情中,他们的旅途没有终点,也没有彼岸,只能在国境线的尽头分道扬镳。而现实里,大部分经历城镇化的小镇青年,却都会慢慢融入都市,最终消失在庞大的中产行列。或许这并非是他们个人的选择,而是身不由己被历史大潮所裹挟、所席卷的结果。他们必须从理想的蛹中破茧而出,落脚到现实中,完成从小镇青年到都市中产者的身份蜕变。《后会无期》所表达的正是处在这一过程中的小镇青年所遭遇的困惑和挫败。现实的世界与他们的想象相距实在太遥远。就连少年梦中最神奇、最壮观的宇宙穿行者,到头来也不过只是戈壁滩上那一堆被人遗弃了的破铜烂铁。

  相比之下,《小时代》系列又代表了另一个向度的青春体验。如果说《后会无期》投射的是城镇化历史为青春理想带来的灼伤和隐痛,那么《小时代》力图彰显的恰恰是小镇青年对未来城镇化生活的一种浪漫想象。有数据表明,《小时代》系列影片大约有近70%的票房来自二三线城市。而这些地区的观众,尤其是那些尚处于青春期的年轻观众,日后将有很大一部分都会像十多年前的郭敬明一样,经过高考,告别家乡,最终融入大都市的茫茫人海。《小时代》所描绘的生活,难道不正是这批青少年观众,这批郭敬明粉丝10年、15年之后就要经历的人生图景吗?也许有人认为《小时代》的银幕景观过于风花雪月,过于纸醉金迷,可是,对于一个涉世未深、迷梦未醒的青葱少年,浮夸一点又有何妨?

  你尽可以不喜欢《后会无期》和《小时代》,你也尽可以对韩寒、郭敬明嗤之以鼻。可他们就在那里,继续以青春为题、依然与电影为伴,并且,也将一如既往地充当着“80、90后”的文化代言人。

  (作者: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