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月7日专电,近日,有报道指出韩国SBS电视台将节目模式卖给浙江卫视获利约300亿韩元,并一举还清了债务。面对成为收视保障的海外节目模式,中国电视台的购买欲望趋于疯狂,但随着“买无所买”的趋势愈加明显,对本土原创节目的创制,越来越急迫地摆在中国电视人面前。
海外模式成收视保障
有韩国报道称,源自韩国《Running man》的《奔跑吧兄弟》不仅令浙江卫视蝉联周末黄金时段的收视桂冠,还让版权方韩国SBS电视台获得了约300亿韩元(约1.8亿元人民币)利润,甚至让SBS一举还清了债务。
目前,工业化流水线引进海外节目模式成为国内电视台冠名费和收视率的保障。据了解,《奔跑吧兄弟》第二季广告冠名费达2.16亿元,《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的冠名以及全面战略合作金额达到5亿元。
“全球各个国家都在引进优秀的海外制作节目,由此可见,已经获得认可的节目更具有市场号召力。”乐正传媒研发与咨询总监彭侃说,不管SBS借模式还债是否属实,不能否认的是,一个好的节目模式,其力量不可估量。
这也是导致近两年国内各大卫视面对海外模式节目购买欲望趋于疯狂的原因。韩国媒体称,对中国模式节目的“拿来主义”态度优劣讨论已久,但过于依赖引进模式,对本土节目的原创动力和效果的影响,也不可不察。
海外节目已买无所买
对于过度依赖引进海外模式节目的现象,业内一直有着自己的“说辞”。“通过近些年与海外电视行业接触,真正好的模式节目其实屈指可数。中国综艺节目这么大的体量,假如都紧盯国外模式不放,不出两年,就会面临没节目可引进的局面。”灿星制作宣传总监陆伟说,以原版引进节目模式起家的灿星,很早就嗅到了“危机感”。
“我们在10年内几乎消耗了国外40年节目的研究结果,接下来,买无所买,我们的创作之路该往何处去?”天娱传媒总裁龙丹妮感同身受,“历史和环境把我们推到没有回头路的悬崖,必须原创,必须往前走。”
然而,对比大热的引进节目《爸爸去哪儿》,原创节目《一年级》不温不火的收视和反响让不少业内人士对原创节目“捏把冷汗”。电视策划评论人“舞美师”分析,目前在国内,能真正把创意变成一档节目的成熟制作团队不多,有实力原创节目的平台也凤毛麟角。此外,电视台没有第三方评判和评估机制,仍缺乏市场化的运作。
原创是个试错的过程
原创的环境被迫走到临界点,不破不立。站在市场最前端的民营电视制作公司表现出了身先士卒的决心。正在中央三套热播的《中国好歌曲》第二季从赛制到模式都由灿星制作自主研发,目前已有25个国家购买了该模式版权。
“起初,我们想做的是为中国百姓做具有中国气质的综艺节目,没想到会有‘美国好歌曲’‘英国好歌曲’的诞生。”灿星制作研发总监徐帆说。
除了民营制作公司,各大卫视也在加快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的步伐。浙江卫视策划推广部主任王征宇认为,综艺节目更新换代非常快,电视台也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
为了推动亚洲节目模式的创新与生产,在支持原创的宗旨下,浙江卫视还于2015年1月1日起举办“亚洲电视原创模式大赛”,面向全亚洲的制作公司、模式公司、创意人士,重奖悬赏优秀原创节目模式。
而在华策爱奇艺影视公司CEO杜昉看来,除了模式研发,原创节目的起步还需要国家能够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照顾。“如像‘国产电影保护月’一样对原创模式有相关份额的规定,像保护影视版权一样保护原创模式,成立保护原创模式认证机构等。”
原创的过程是个试错的过程。有业内人士认为,原创来袭的重磅之作,必须通过“勇于试错”来实现,而“试错机制”才是整体构建原创体系的稳固支点。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过度依赖引进海外模式,未来买无所买,我们的创作之路该往何处去?原创必须通过“勇于试错”来实现,而“试错机制”才是整体构建原创体系的稳固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