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要力矫时弊磨砺精品

作者:胡宇齐 来源:北京日报 
2015-01-09 14:24:58

  时至今日,人们对优秀文艺作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创作优秀作品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但不管怎样,一部优秀的作品应当“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古往今来,总有那么些传世经典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相较于迎合市场而产生的快餐式、碎片化的文化产品,这些经得起反复传播、引领风骚的精品力作,才是今天的中国所需要的,也正是文艺工作的努力方向。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作家艺术家更好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创作更多充满真情、打动人心的文艺作品,尤其要提高作品质量、讲求社会效益,防止唯票房、唯收视率、唯点击量。反复强调文艺创作的根本方向和基本遵循,提醒当下文艺创作不能一味迎合市场,足以令文艺工作者们时刻牢记。

  文艺创作为了谁、怎么为,打什么旗、走什么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0月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已给出了明确答案:“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创作不能罔顾时代国家的大语境,文化作品更不是普通的消费品。文艺创作可以释放自我、兴观群怨,但不能脱离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的大方向;文艺作品能够娱乐观众、赏心悦目,但更应具有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正向功效。说到底,人民的文艺为人民,满足需求、引领思想、凝聚共识,进而为我们党执政为民提供思想舆论支撑,都是文艺创作必须考量的因素。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最能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然而,这种引领作用今天却深受“唯票房、唯收视率、唯点击量”的严重冲击。作品好不好,观众最有发言权,电影票、遥控器、鼠标固然是人们表达支持的方式,但单纯俘获注意力的作品不见得就都好,其中更不乏趣味低俗、煽动欲望之类。如果硬将这三者固化为衡量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势必害莫大焉。迎合市场之下,满身铜臭的媚俗之作或由此滋生,一些抵抗力不足的观众被误导,社会风气也免不了受到影响。更有甚者,还做起歪门生意,雇人刷点击量、造假数据。这一切,都将会挤压好作品的生存空间。

  有人感叹,时下的文艺市场满是宫斗穿越,早已听不见思想家鲁迅们的呐喊;满是非富即贵,早已看不见小人物刘慧芳们的渴望……低俗作品盛行、出不来精品力作,似乎已成为文艺领域的系统性问题。究其原因,并不是中国没有能人高手,并不是没有创作好作品的基因,很大程度上是囿于体制机制的束缚。评价体系的跑偏,引导歪了,作品自然难正;激励体制不健全,回报不足,创造力不能激发;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原创得不到回报,抄袭就大行其道。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在理顺文化体制机制上做文章,在激发文艺创作活力上下功夫。

  时至今日,人们对优秀文艺作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创作优秀作品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不同的群体,不一样的认知,不一样的诉求,对文艺作品的好坏评价、成败评判也多元复杂、见仁见智。但不管怎样,一部优秀的作品应当“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改变,也不会改变。搞好文艺工作、满足时代需求,就是要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创造出文质兼美、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来。《舌尖上的中国》挑动味蕾,讲述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与人情味道,引人垂涎,更催人落泪;《智取威虎山》重塑经典,刻画英雄儿女的足智多谋与忠肝义胆,令人赞叹,也让人感念。这些作品都掀起了不小的社会热潮,其中蕴含的创作技巧、传播手段,值得研究。

  背倚五千年文明史,我们的文化资源不可谓不多,精品力作不可谓不丰富。古往今来,总有那么些传世经典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随着传播的越久越广,它们的魅力被放大,内涵被丰富,价值被彰显。这样的文艺创作、文化传播,是在作品与受众千百年来的互动碰撞中共同完成的。相较于迎合市场而产生的快餐式、碎片化的文化产品,这些经得起反复传播、引领数十、数百、数千年风骚的精品力作,才是今天的中国所需要的,也正是文艺工作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