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县:背靠扶贫大树 凝心聚力致富

作者:李宸焜 来源:柳城县新闻中心
2015-01-09 08:18:30

  蜕变,经过锻造打磨历练,走向成功的过程。回首2014,柳城发生了太多这样华丽的蜕变,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无论是经营生活还是发展经济。

  夯实基础 形成“拳头效应”

  自治区级贫困村——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上富村羊额屯在变。喝水不愁了,投资17万元的羊额屯人饮二期工程解决了村中76户480人饮水难问题;出行容易了,700多米环村道路实现硬化;业余生活丰富了,新建的文化室里常常歌声、笑声不断。

  除了羊额屯,该县的其他贫困村也同样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据统计,目前柳城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下降至2.97万人,减贫1.73万人。而催生这些变化的力量正是一个个扶贫开发项目。三年来,该县累计争取和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679万元,比“十一”五期投入增加839万元,增长45.6%。

  有钱了,更要把钱用在刀刃上,该县从老百姓最直接受益、最盼望解决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坚持早计划、早安排、早摸底原则,在乡镇、扶贫村和施工单位引入竞争机制,使全县的扶贫工作形成拳头效应,打破阻挡扶贫道路上的种种壁垒。2011年以来,全县完成贫困村屯道路新建、硬化沙石路91条,共113.5公里,完成“十二五”期目标任务的178.05%;完成3处人畜饮水工程,独立桥2座,有效改善1.9万户7.5万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互助协会 筑牢“发展基石”

  脱贫致富,不仅要生活环境改变,更要生产方式改变。柳城县创新方式,规避扶贫开发底数不清、目标不准的“漫灌”扶贫,寻求效率更高的精准扶贫。

  2014年,该县在马山乡成立了首个扶贫互助协会。协会在掌握村中贫困户的情况后,将扶贫项目资金有针对性的进行发放,帮助农户缓解资金难题,顺利发展生态养殖、水果种植等多种产业。“扶贫互助协会就建立在群众身边,既能实现整体联动,又能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户的帮扶,极易形成扶贫帮困的良性循环机制。”协会理事长乔召平介绍说。目前,全县正在9个贫困村实施启动扶贫互助协会。此外,柳城县还在扶贫统计监测、农村劳动力就业、扶贫贴息贷款等方面下大力气,采取综合扶贫措施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

  产业扶贫 实现“造血共赢”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扶贫开发关键要帮贫困村扶出支柱产业,柳城县以此为工作理念,花大力气的不同的贫困村发展1至2个主导产业,扎扎实实刨穷根。

  太平镇上油村就是该县打造的亮点之一。上油村自然条件严酷,境内山岭多为山石,经济基础薄弱,扶贫开发的难度大,返贫率高。面对异常艰巨的扶贫攻坚任务,该县在经过详细的市场考察和村情民意收集的基础上,带领该村近50户村民种植了核桃,并带动了周边村屯近1百户的村民也参与种植。目前上油村已形成“千亩核桃”种植示范基地。为了方便当地群众出行、运输农资,该县还投入30多万元修建了总长2公里的砂石路。

  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共778.9万元扶持发展产业6个。其中发展食用菌种植12.58万平米、核桃种植1854.3亩、金银花种植110亩等,完成“十二五”期产业开发目标任务的123.7%,基本实现户有致富项目、村有特色产业的目标。(冯艳芳 黄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