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年年报,新京报记者统计发现,2009年至2013年间,山东高速共得到来自政府的财政补贴和税收返还,超过3500万元。
去年12月,山东省政府曾表示,山东省内政府还贷公路,“一线收费员工月平均收入2000元左右”,“不存在有人质疑的暴利现象”。
作为上市公司,山东高速所经营的为“经营性公路”。2013年年报显示,当年,山东高速共有在职员工4527人,而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一项,金额约为6.02亿元。
据此折算,山东高速在职员工的平均薪酬,约为13万元。
“超期收费”被审计署、央视点名
“日进斗金”的同时,因为经营路段涉嫌超期收费等问题,山东高速长期受到各方的批评。
以济青高速为例,这条山东省内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也是山东高速最稳定的“现金奶牛”。2013年,长318.3公里的济青高速,通行车辆逾3000万辆,赚得通行费收入25亿元。
年报显示,济青高速的收费期,自1999年开始,至2029年结束,期限长达30年。
2008年,审计署发布审计调查报告称,1993年建成通车的济青高速,“经测算收回投资并有合理回报的收费年限为12.65年,但批准的收费年限为30年,按2005年收费水平测算,将增加社会负担275亿元”。
山东高速旗下的济南黄河大桥,也被外界多次炮轰。年报显示,济南黄河大桥的经营期限为18年,于2017年底到期。
公开报道称,济南黄河大桥原为政府投资修建,自1985年就开始收费;后在1999年由山东高速获得了18年的收费权。2012年时,济南黄河大桥年通行费收入约4000万元。
2012年,中央电视台批评称,按照相关规定,济南黄河大桥早已超出收费期限,且其注入上市公司10年的收入,已经超出当初4000万投资额的10倍以上。
同样是在2012年,山东省泰安市一位人大代表,递交了“撤销泰曲路收费站的提案”。泰安市交通局在回复该提案时承认,收费站地处区县交界处,“给过往车辆带来了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