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接入市场向民资开放,首先保证了民间资本进入的合法性,企业发展再也不用因为担心政策不明晰而谨小慎微。更重要的是,此次开放在业务运营层面进行了规范和引导,这不仅有利于激发民企发展的积极性,还将一定程度遏制接入网市场的诸多乱象。”一家驻地网运营商负责人向记者吐露心声。
但是,宽带业务具有天然的垄断性,民资进入电信领域的初衷是想打破三大运营商的垄断,但随着民资的进入可能带来局部垄断。与移动转售业务的发展情况类似,定价权短期内仍掌握在基础运营商手中,民营企业没有议价权;绝大多数进入宽带接入市场的民企短期内难以建立起品牌服务能力。正所谓“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宽带接入市场中民企的发展之路依然漫长。
民企或形成局部垄断?
与移动转售业务开放时基础运营商“犹抱琵琶”相比,三大运营商对于宽带接入市场开放的态度变得主动热情。这在Strategy Analytics高级分析师杨光看来,是由于基础运营商对于市场对于民资注入的迫切需要,从而缓解其在宽带建设上背负巨大资金压力,因为今年三大运营商有一个共同主题——甩开膀子搏4G。
但杨光也表示出了担忧,“宽带业务具有天然垄断性,民资进入电信领域的初衷是想打破三大运营商的垄断,但随着民资的进入可能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局部垄断。目前国内部分小区已经出现了只能安装某一指定公司提供的宽带服务的现象,消费者被剥夺了选择权。”杨光这样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为避免出现这一问题,在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向民间资本开放宽带接入市场的通告》中,明确禁止了民营企业和房地产商、物业管理公司或业主委员会等第三方签署含有排他性条款协议,以保障用户自有选择权。但Gartner技术与电信运营商首席分析师付宏星认为,这只单方面规范了运营商的行为,并不会对物业垄断宽带的问题造成直接影响。
“宽带接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每个国家都会有,并非仅仅依靠政策便能够解决。特别是在宽带接入网建设放开之后,由于逐利的本质,民企也更希望能够建设实现端到端网络的排他性控制,要破除物业垄断问题需要依靠立法和管制。”付宏星解释说。
杨光对此表示认同,另外他表示除了加强监管之外,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或许值得借鉴。“从国外运营商来看,通常采用协商共享的方式解决局部垄断问题。监管部门允许先进入小区的运营商在最初的几年里实现单一运营,获得一定收益之后,必须要向其他运营商开放,这与铁塔公司成立的共建共享思路相近。”杨光说。
民企还是没有议价权?
时间回到2013年年底,移动转售业务落地,经过一年多发展,移动转售企业规模小成,但其间出现的批零倒挂、互联互通等问题都曾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风波,时至今日仍未能完全解决,而对于宽带接入业务,类似的问题犹在。
前文提及的那位驻地网运营商负责人向记者举例说道:“在出口带宽的定价方面,信产部2001年向民资开放宽带驻地网业务时,并未对基础运营商有明确规定,使得仅在这一方面,手握‘定价权’的基础运营商便牢牢卡住了部分民企的‘喉咙’。”
于是,为了转换成本上的压力,部分民企只能变相通过共享带宽的模式开展经营,比如20M宽带出售给10个用户,每个用户按照4M签约收费,这也造成了一些后来让用户怨声载道的“假宽带”事件。
为避免造成这一乱象,工信部在《宽带接入网业务开放试点方案》中明确提出,基础电信企业与试点企业应依据公平合理、平等协商的原则,协商确定宽带资源的接入价格。但从目前移动转售企业情况看,短期内定价权仍掌握在基础运营商的手中,民营企业没有议价权,在这方面政府部门又不便“伸手”干预市场价格,目前主要由半官方性质的第三方机构来推动,通过逐步建立起有效的价格调整机制来解决。
据《中国电子报》记者了解,相比于定价,目前更为要紧的问题在于互联互通。在目前宽带建设形成的“南电信、北联通”的格局下,骨干网互联互通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限制市场竞争对手的手段,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还曾因此遭到国家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
付宏星认为,互联互通问题一直是横亘在驻地网运营商面前的主要障碍。可能对于个人用户感觉并不明显,但对于在南北方各有分支部门的企业用户而言,彼此之间的互联互通质量却难以令人满意。
“随着宽带接入市场的开放,自建宽带接入网的民营企业逐渐入场,从而将会引发更多互联互通的问题,这或许能够成为倒逼运营商集中注意力解决互联互通问题的契机。”付宏星说。
民企难建品牌服务力?
定价并不能完全左右,互联互通也只能静心等待,民营企业似乎能做到自主可控的便只有自有品牌的服务能力,这也是民营企业最被外界看好的一处竞争优势。在《宽带接入网业务开放试点方案》中也提出,取得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试点企业可以自有品牌向最终用户提供宽带上网服务。这意味着民营企业可以凭借自有品牌和服务登堂入室。
“开放接入市场最大好处是能够通过竞争提高服务质量,民营企业就是要通过服务质量的提升来实现差异化的价值。”付宏星这样说道。
但与此同时,一位中国联通从事宽带接入工作的内部人士则有不同意见,他认为绝大多数进入宽带接入市场的民企短期内难以建立起品牌服务能力,因为要求的客服、网维、营销能力远非中小规模民企能够达到。而在服务方面,基础运营商已经做到了“天花板”。
据他透露,近两年中国联通投入巨资,对负责入户服务的装维工程师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系统培训,员工逐一进行严格考核后持证上岗,并提高了薪酬待遇,中国联通内部也对装维工程师开展评星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目前中国联通已形成了一套完整从入户到出户规范装维流程,建立起了一支技术经验成熟的装维队伍。
“可以说现在三大运营商在宽带建设上都在拼技能、拼服务,且投入巨大,我并不认为在这方面民企会体现出明显优势。但相对我们而言,民营企业创新动力强,机制灵活,敢于试错,在创新业务方面更有想法。”这位有着20多年从业经验的“老联通”这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