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开发、管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规划》提出,长沙将分阶段逐步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优良的“洁净之城”;绿带环城、绿道满城、绿点遍城的“花园之城”;低碳产业、低碳消费、低碳循环的“和谐之城”。
如何实现目标呢?《规划》提出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构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实施近期环保重点工程项目等实现路径。
《规划》在主体功能区划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划分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16个自然保护区、5个风景名胜区、11个森林公园、9个湿地、354.4公里的重要水源保护区、260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都是禁止开发的区域。
《规划》还提出,长沙市还将实施水环境功能分区、大气环境功能分区、声环境功能分区。在声功能区划方面,城市中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执行“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的标准。
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分方面,《规划》提出实行分区管控,分为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其中,长沙市内生态功能极重要区、生态环境极敏感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为生态保护红线一级管控区,占长沙市总面积的10.15%,生态红线一级管控区内严禁一切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
如何解决水问题雨污分流,治理遗留矿渣污染
对于控污,《规划》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划,一是生活污水处理;二是工业污水治理;三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四是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
目前长沙污水管网仅在主城区和中心城镇布设,雨污分流比例不高,部分生活污水直排入河。今后,长沙要完善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实现雨污分流,重点改造城区主管网;启动花桥、长善垸、岳麓区、望城区、浏阳县城和宁乡县城等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工程,提高建成区污水处理设施覆盖范围和运行效率等。
工业污水方面,长沙沿河快速发展的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基础设施严重不足,部分工业废水排入城市市政管网。到2018年,现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到规划期末,建成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须达100%,湘江流域所有乡镇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全面达标排放,对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通过关停并转、技术改造等措施实现产业升级,减少环境污染。
对于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问题,已达标排放的企业,按照清洁生产的原则下达总量削减任务,确保实现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削减;对达不到行业准入条件、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重金属污染排放企业,实行依法关闭、淘汰。同时,着力解决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历史遗留问题。 记者赵颖慧
如何解决空气问题划定“禁燃区”,适时实行市区机动车限行
《规划》认为,主城区大气环境容量较小,机动车尾气等造成的氮氧化物排放量较大,造成区域污染物超标情况较严重。
长沙市将在加强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油烟污染防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加大治理力度。其中,要全面实行长沙市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制度,强化尾气年检监管措施,积极推进“长沙市黄标车提前淘汰奖励补贴”制度,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适时扩大城区禁止货车白天通行的道路范围,适时实行市区机动车限行措施;加强机动车中心数据库建设,实行机动车全方位数字化管理;提升燃油品质,启动全市国Ⅴ车用燃油标准的制定工作等。
在油烟污染防治方面,市区范围的纯居民住宅楼,原则上不得设置产生油烟污染的饮食服务经营场所,规划作为商住楼、需要从事餐饮服务的场所,须解决油烟扰民问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政府划定的禁止范围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
《规划》还提出,要对原有燃煤设施进行清洁能源改造。至2017年底,长沙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2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长沙市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行政区域和望城区、长沙县的部分街道划定为“禁燃区”(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区域)。 记者谭旭燕
[将开展哪些重点工程]
30亿预算解决交通噪声问题
根据《规划》,长沙规划实施83项环境保护近期重点工程,包括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大气环境治理、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噪声污染治理、环保管理系统建设等8类,总投资约795.5亿元。
其中,针对解决“PM2.5污染”的项目有17项,如2015年到2018年,城区三环以内所有混凝土搅拌站搬迁至三环以外规划区域。2020年前,鼓励提前淘汰达不到国Ⅲ排放标准的城市公交车、城际客运车和物流货运等高污染排放车辆。
城区噪声污染是目前长沙市环境投诉最多的环境问题。长沙计划结合万家丽路改造工程,建设隔声屏障,还将出台社会活动限时规定,划定广场舞活动区域,严格控制非法卡拉OK、音乐茶座、酒吧噪声扰民。对于“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问题,长沙计划投资14个项目来解决,如计划在长沙县北山镇建设年处理医废危废4.6万吨的处置中心。计划建设跳马、暮云、谷山垃圾中转站,果林中转处理场,学士、高塘岭垃圾站,捞霞、星沙垃圾转运站等。
在83项环保重点工程中,单项投资预算达30亿元的项目有三个,分别是“长沙市14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应急备用饮用水源地建设工程”、“交通噪声控制工程”等。(记者 谭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