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沃利帕森集团中国区总裁邱鸿
中国企业走出去,知易行难。
不论是中国设备制造企业,还是EPC承包商,在涉及到走向海外时,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不仅是因为中国企业自身能力有待提高,还有很大原因是由于外部环境所引发的挑战,比如当地社会安全风险、法律法规制度风险、项目投资及执行风险、人事文化融合与机构整合的风险等。
对中国企业而言,一旦要走出去,就需要做好各方面准备。对于中国设备制造企业以及为海外项目采购中国设备的EPC承包商来说,外部环境的风云变化,不易掌控,那么,如何帮助这些企业以较低成本迅速进入海外市场,如何帮助设备制造企业按照国外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制造,以此来抵御走出去时面临的巨大风险,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沃利帕森集团中国区总裁邱鸿。
中国能源报:沃利帕森和能源设备制造商是怎样的合作模式?能为该类企业提供哪些服务以帮助中国设备更好地走出去?
邱鸿:沃利帕森中国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国际工程及项目管理公司,在华拥有27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业务主要为能源及资源领域,如油气炼化、化工石化、矿山冶金、基础设施、电力等行业的中外客户提供专业的工程服务。通过我们的全球商业网络,沃利帕森中国帮助中国设备制造商走向海外。在为海外项目采购中国设备的过程中,我们帮助中国设备制造商与外方业主及工程设计方进行交流,熟知中外商业习惯,帮助其熟悉海外的标准规范,了解项目对设备设计和制造的要求,以帮助设备制造商通过符合国际规范的设备质量检验,确保中国设备满足国际项目的要求。
中国能源报:中国设备制造商和EPC承包商在走出去时会遇到哪些风险?
邱鸿:服务于中国企业,不仅要知道中国企业的需求,在中国有强大的工程执行能力,更关键的是能在全球任何地方都有执行中心去支持其项目的执行。
中国企业走向海外面临的风险很大,比如,中国设备在项目目的地可能达不到当地要求,由于路途遥远,一旦检修需要花费巨额成本,所以设备制造商在最初设计时就需要了解当地的标准规范及国际通行的质量要求;中国工程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在项目目的地可能无法使用,而要采用美、英、澳等国的标准;目的地对环保、劳工条件等方面的要求都很苛刻,如若不了解当地情况,就会吃亏;中国设备和工程的设计标准图外方施工人员看不懂,而中国施工队伍还会面临语言不通,甚至劳工根本无法进入的问题。
中国能源报:沃利帕森为中国企业提供的服务,与国内其他国际工程设计及项目管理公司相比,有哪些优势?与国外,尤其是印度、菲律宾、墨西哥等传统意义上的低成本工程执行公司相比,最大的差异在哪里?
邱鸿:与国内同类公司相比,沃利帕森的优势有两点。第一,我们是全球化公司,在全球各地都有工程执行中心;第二,我们在全球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技术卓越中心,这样做的优势在于,我们遍布世界的分支机构能够为中资公司走向海外提供当地所需的工程支持,包括项目审批、小语种交流、设计转换、当地社区/劳工关系协调、项目风险确认及规避等。
和国外工程公司不同的是,沃利帕森中国的规模达到2700人,能够执行大型项目并起主导作用,为中国企业和海外业主搭建桥梁,通过各地卓越中心的支持,一起为中国企业服务。
沃利帕森中国与传统意义上的国际低成本的工程执行中心相比,最大的差异就是能把中国制造和设计结合起来,以此来提供一个全球的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对于印度、菲律宾、墨西哥等国家,其可能拥有国际水平的设计质量,但所在国并没有世界水平的制造。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制造中心,加之目前很多国际水平的工程项目设计都在中国,如能把中国制造和设计结合起来,中国装备制造出口就能得到很快发展。
中国能源报:沃利帕森在为海外项目采购中国能源设备时,有哪些标准和考量?
邱鸿:随着“中国制造”在国际上逐步被认可,在海外工程项目的采购招标中,把中国厂商列入投标人名单逐渐成为一种标配,要顺利完成采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除了务必会考虑的成本因素外,我们还考虑和关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供应商选择,我们已经建立了强大的供应商数据库,涵盖化工、炼化、矿业、电力等行业的设备和材料供应商,当业主需要在中国采购时,我们既能快速检索出合格供应商名单,同时又能推荐出与项目针对性更强的供应商。
其次,中国的设计、制造和检验标准在国际上并不被普遍认可,沃利帕森可以把国外的标准与国内标准进行转换、比对等,使国内厂商充分理解,从而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充分满足项目对设备的技术要求。
此外,我们在与国内厂商合作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会把质量问题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高度来,严格执行合同所规定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实时监控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注重产品的细节处理等。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我们在采购中国设备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就是进度,因为有时候关键设备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从而影响项目整体的交付。此外,文件控制、运输等各方面的事项我们都会列入考虑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