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娱乐从来没有止境,而姚的离世之所以会在一夜之间引起如此之大的影响(包括缅怀和社会舆论的审判),来源于其歌手的身份、励志的经历、病痛的折磨、姣好的面容和特殊的背景,癌症不是娱乐,死亡更不是。面对这些涉及个人生命安全的公共事件就不再是单纯的娱乐播报,姚也不是民众娱乐消费的对象,何来泛娱乐化?关于消费,我们对于姚的哀悼都来自于记者的新闻信息,我们消费着这些信息用于自身的消遣和谈资,反过来却对这些冒着被谩骂和殴打风险的记者和媒体人恶言相向,这种心态又是什么呢?
那篇记者焦急地等待死亡的文章内容中也是充满了道德词汇和主观性的揣测性词语,不仅在逻辑上说不通,在新闻从业领域更是陷入了“合理想象”的泥潭,如若真是偷拍,固然有失偏颇,但这只是行为上的失措或者说沟通上的不对等,没有经过家属或是经纪公司的同意,只能说行为失当,不能将之拔高到舆论审判。在公众不知情的情况下,一个新闻系的学生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写出了这篇文章,而公众面对这样义愤填膺的文字,也没有遏制住自己的情感,在舆论的大潮中不可自拔地陷入群情激奋的漩涡,群众心理是不是也是被消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