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乡村治理而言,富足的集体经济基础,无疑是必要的,但并非决定性因素,祝温村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祝温村之所以能从一个落后村转变为乡风文明、村庄整洁的示范村,离不开杭兰英的努力。当村支书28年,杭兰英全身心投入,为民排忧解难,赢得村民的信任;在祝温村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她脚踏实地,勤勉履职,推动村庄巨变;她身体力行,更提振了班子成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在农村,能人依然具有重要作用,祝温村也并未走出“能人治村”的老路。但作为能人的杭兰英,却具有一定的制度精神和规则意识,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应该不失时机地把一些好的治理理念、模式、方法固定下来,以此推动治理的制度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化。
能人永远不会在农村消失,但是,农村的良好治理与广大农民的命运不能只维系于少数能人身上。从“事必躬亲”到“公共参与”,从“能人治村”到“制度治村”,能人治理与制度化治理相结合,杭兰英给了我们可参照、可学习、可复制的村治模式,这也是中国农村稳步走向善治的必由之路。
祝温村很普通,但唯其“普通”,才具有更“普遍”的意义。(董碧水)
让新闻有深度,让思想有温度,新华网微信公号(微信号:newsxinhua)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扫一扫,打开世界新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