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来著辽金史”的北大教授刘浦江走了,“布鞋院士”李小文走了,儒学研究泰斗庞朴走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几位老先生溘然长逝,化作了夜空中闪亮的星辰。
老先生们丰厚的学术素养、简单纯粹的人生态度,引人无限景仰。但景仰过后,也有不少人自责:扪心自问,先生们在世的时候,我们认真向他们学习过吗?或者至少认真看过他们的书吗?
细细想来,不要说这些大家学者,即便是身边的长辈,恐怕我们如今也缺乏足够的耐心向他们虚心请教——放下手机、平板电脑,与我们的长辈们好好聊一聊人生经验,好像越来越难。
何以如此?有人用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提出的“后喻文化”概念来解释,即在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无障碍流动的时代,由于年轻人学习新东西明显比老一代快,知识的传播将颠倒过来,变成年轻人向年长者传递。有人说,随着互联网革命的狂飙突进,现代社会正在进入“后喻文化”时代,不信请看——
人类的学习方式已经在悄然改变,年轻人遇到难题首先不是询问老师或父母,而是问搜索引擎;反倒是长辈们纷纷戴起老花镜,凑到屏幕前,一字一句地记录着年轻人的“口授机宜”。有人据此展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将成为美好的古典童话。
果真如此吗?恐怕也未必。不管对于年轻人还是年长者,互联网只不过是一个工具,它带给人们海量信息,但这些信息也往往碎片化、泥沙俱下,无法代替人们进行完整知识体系的梳理,更不能教给人们正直、善良、勤奋、勇敢等品行。或许,未来人们不会再向亚里士多德学习物理,但面临人生的困惑时,恐怕还要回到苏格拉底的思考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后喻文化”时代,或许永远只是构想。
其实,不管未来科技如何进步,知识如何更新,人类社会的一些基本行为规范仍遵循着古老的法则,比如道德、伦理、经验、品行等等。年轻人要向长者学习的道理,肯定永远不会过时。(长 余)
让新闻有深度,让思想有温度,新华网微信公号(微信号:newsxinhua)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扫一扫,打开世界新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