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陶小莫
近期,职工正常福利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项网络调查显示:54%的网友称,以前单位常发福利,现在不发了。52%的网友称,如果单位不发福利,会感到非常失望。有地方政协委员表示,“从去年起,发了五十年的米面油也被取消,对很多一个月工资只有一两千元的退休职工来说,这一二百块钱的福利,是钱,更是感情”,“企业不能为省钱,取消职工正常福利。”(1月25日《华商报》)
如今关于“正常福利”的各式讨论,无疑是基于过去一年“福利缩水”的某种回应。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普遍意义上的“福利减少”,其实各有各的原因。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公共机关违规福利被清理。而另一部分则是源于市场企业借题发挥、无端克扣……而后一种情况,自然难免“伤害职工感情”、“侵害职工利益”,这也难怪网友会吐槽不断、深感失望了。
由此,呼吁保留正常福利,事实上也指向了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指在打击公共部门超额福利、灰色福利的基础上,建构起一套规范透明的报酬体系,从而确保能在充分约束的前提下,给公职人员发放必要的福利;另一方面,则是指尊重市场层面的人力资本定价自由,以及多元的薪酬构成形式,避免职场固有的福利水准遭遇资方无理打压。
无论如何,一刀切取消“正常福利”,都不是一个合理的结果。特别是,在市场化语境内,各种种类的福利,其实都是员工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雇主动辄巧立名目,来取消正常福利的发放,说到底只是压缩人力开支的功利算计而已,真正利益直接受损的只是一般雇员。且可以预见,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势必会损害员工的职业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对企业长远发展来说,可谓“得不偿失”。
节日发点礼品、红包,定期组织集体出游,诸如此类的员工福利,实则都是维系一种情感认同、体现企业人文关怀的有效手段。凡此种种,虽然花费不多,却是在“工资”之外,一种卓有成效的补充性报酬方式。但问题在于,这种报酬制度由于存在弹性与随意性,往往充斥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于公共部门而言,其可能被用以输送违规利益;于市场化企业而言,也面临着时有时无、时多时少的窘境。所以,福利发放,必须恢复到它的本来面目。它不该成为权力自肥的工具,也不应变成被猜忌、被误解的对象。(然玉)
让新闻有深度,让思想有温度,新华网微信公号(微信号:newsxinhua)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扫一扫,打开世界新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