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女学者在朋友圈写红余秀华 成“始作俑者”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5-01-27 09:49:55

旅美女学者在朋友圈写红余秀华 成“始作俑者”

余秀华在诗坛已是炙手可热。

旅美女学者在朋友圈写红余秀华 成“始作俑者”

沈睿

  一篇文章《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原题为《什么是诗歌?余秀华——这让我彻夜不眠的诗人》

  1月中旬由大洋彼岸发出,而后刷爆微信朋友圈

  原本籍籍无名的农妇诗人余秀华由此以火箭般的速度蹿红……

  说农妇诗人余秀华红透半边天,一点不假。但说余秀华为什么走红,便不能不提到一篇名为《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文章。

  1月中旬,这篇署名为沈睿的文章在朋友圈横空出世,旋即如病毒一般传播开来,成为了刷爆朋友圈的“奇文”。有人说,沈睿帮助大众认识了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有人说,正是沈睿的文章,促成了余秀华“非正常”走红,为余秀华事件“始作俑者”。

  那么沈睿是谁?1月26日,华西都市报记者通过网络联系到这位旅美女学者:美国俄勒冈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美国Morehouse College中国研究项目主任、教授,由此揭开余秀华走红之谜。

  初衷

  并不相识,只因对余诗热爱

  沈睿怎么发现了余秀华?她到底如何看待余秀华的诗歌?她跟余秀华有怎样的关系?

  正在美国教书的沈睿告诉记者,她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认识余秀华,只是偶然的机会,在网上发现余秀华的诗,读罢让她异常激动,“余秀华是天才,她燃烧的才华,照亮了我。我这份激动,完全是出于对一个女诗人诗歌的热爱,为此,我写了一篇简单的充满激情的推荐。”沈睿还透露,她的原文标题并没有那么吸引眼球,是另外一名网友将标题改成带有“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字眼,原题为《什么是诗歌?余秀华——这让我彻夜不眠的诗人》。

  对于余秀华的诗歌被大众接纳并喜欢,沈睿有非常强的信心,“现在有很多假诗歌,伪诗歌,干枯的诗歌,但余秀华的诗歌,是那种‘谁都看得懂,都会觉得好,但一般人又不知道好在哪里’的诗歌。诗歌是感觉,是语言,余秀华震动了很多人。”但沈睿也承认,余秀华的诗歌也不是每首都精妙,“大诗人李白也不是每首诗都好啊。”

  关切

  生活多艰,望她当专业作家

  正是因为这篇被疯转的有“标题党”嫌疑的文章,对余秀华迅速走红,起到推波助澜作用。也因于此,有人质疑媒体借机炒作,让余秀华的生活受到影响。

  沈睿认为,总体来说,媒体采访给余秀华带来的,应该是利大于弊,“让更多人去关注诗歌还是件好事。大家去访问余秀华,绝不是去毁了她的天才的。天才是毁不掉的,只能自毁。”与一般学者仅关注学术问题不同,沈睿还很关心余秀华的现实生活,希望余秀华有更好的写作条件,“让我欣慰的是,她的诗集要出版了,出版方可以给她一些稿费。”沈睿还强调说:“我很希望,她能到作协去当专业作家。”在她看来,专职写作或能让余秀华从沉重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如此关心余秀华,沈睿却透露她至今还未联系过余秀华,“随缘吧”。

  断言

  才华独有,余秀华不可复制

  余秀华靠网络迅速走红,也让一些人看到草根出名的“捷径”。有些人也开始在微信朋友圈推一些诸如理发师女诗人的案例,并刻意强调草根标签,但结果却在网络上石沉大海,很难与余秀华引发的关注相提并论。

  对此,沈睿的态度毫不含糊,要复制余秀华的走红案例“是不可能的”。沈睿称,“余秀华引起关注事件完全是偶然性的,个体性的。余秀华的诗歌很纯粹,很好,让人们耳目一新,人们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的诗歌了,所以一下子引起了关注。而且,余秀华的才华,她的处境,都是她独有的,所以,这样的事件是不可复制的。”

  记者手记>>>

  她有一个想法 想了几十年了

  两次电话采访余秀华都是晚上,因为想到白天她要做点农活,或者要接待接踵而至的记者,难免应付不过来。电话中,她的语音有些含糊不清,但很有耐心,说话也很诚恳,甚至还能听到背景中的深夜乡村狗吠声……这或许可以印证了,她写的那些美好的诗歌,是有源头活水的。

  余诗走红,圈内人多有不解:能有余秀华这样水平的并不是她一个,为什么走红的是她?可是如果一想到,任何成功,除了实力,还有偶然性,这件事也就不难理解。更何况,余秀华确是一位患病的,生存境遇不佳的农妇。客观来说,她被动走红的代价是,被揭开了她本不愿意揭开的生活伤疤,一再地。

  曾问余秀华,她最大的愿望为何?她回答说:“我最大的愿望是一个人跑出去,一个人有一份工作,一个人在一个小地方待着。这只是一个想法,我都想了几十年了。我现在老了,这想法更不可能了。”她接下来说了一通话,仿佛自言自语,又如铿锵宣言,“如果我的生活要发生什么变化,别人靠不了,还是靠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