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华网海外数字化传播平台集群建设经验

作者: 刘加文 夏小鹏 汤丹鹭 来源:《对外传播》杂志
2015-01-27 10:26:08

  几点建议

  (一)参与国际新媒体话语体系构建。

  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中,媒体所面临的任务并没有改变,即为受众提供信息。但在形式上遇到的新挑战非常多,包括与读者的互动、网站与微博内容的结合、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时所不曾面临的问题,而如果想从新媒体阵地成功突围,就必须学会在新的话语体系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社交媒体上,传统媒体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新闻报道,要基于大数据、动态展示,进行精细化加工和制作,提供文字、图片、视频、动态图片等多种形式,加强内容的交互化和趣味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全面打造中国的“软实力”。

  (二)洞悉社交媒体传播特点,增强议程设置能力。

  近些年,传统媒体在一些领域已经有所尝试,如新华社记者曾经就钓鱼岛问题“五问白宫发言人”,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中国媒体在海外社交媒体也要学会主动设置议题,特别是类似“占领华尔街”、“校园枪击”等本身在外国有争议的话题,把中国式价值观与国际社会热点有机结合,把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在具体实例中得以体现,摆脱僵化的刻板印象。在应对国际负面议题时,我们也要善于转换思路,促进海外受众从制度上反思社会问题,化被动为主动。

  (三)树立全球化眼光,扩展海外布局,实现品牌效应。

  多媒体的传播手段是全球化布局的坚实载体。在品牌的全球布局时,要有精准的、“深入腹地”的安排。随着国际传播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品牌的本土化打造也更具挑战性。加强品牌在各地的接受度、贴近性、针对性,努力消除跨文化品牌建设的障碍,是品牌建设、运营维护及其实现本土化的当务之急。同时,“精准”是品牌建设本土化的法宝——不同品牌呈现不同风格,或者同一品牌在不同地区展现不同个性。总之,不能千篇一律将品牌元素重复照搬,这样精细准确的设计和运营才是真正的本土化。

  (四)线上线下活动有机结合,使之常态化、特色化。

  品牌建设必须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在媒体手段不断迸发的时代,线上品牌建设具有直接、便捷、灵活、持续的特点,保持热度和关注度容易操作;相比之下,线下活动周期长,投入大,效应不易持久保存。即便这样,线下活动如果做好,仍具有轰动的效应和成为精品的可能。无论是线上活动还是线下活动,只要抓住优势和特点,在合适的平台和形式上投入力量,线上线下的品牌建设即可同步进行,相互补充,共同打造品牌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刘加文系新华网副总编辑,夏小鹏系新华网外文部主任,汤丹鹭系新华网外文部主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