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282795
纵使幸福的内涵再丰富,天伦之乐始终是一块重要拼图。郑州这位老太膝下无儿无女,想通过招聘一位“女儿”体味一下做父母的幸福,其方式即便前无古人,人伦之情却是再平实不过。在笔者看来,通过赠送房产的方式招聘“女儿”,表面上看是一个公民为了老有所依(包括精神层面的补给)而做出的个体抉择,实则从深层次折射出一个社会之痛,即如何纾解人们对老无所依的担忧。
从报道可得知,郑州这位老太有4套房产,而且有着稳定的收入来源,家境可谓殷实,她完全有这个经济实力去招聘“女儿”为其养老,但问题是中国更多的经济条件较差却又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们,又该通过何种方式实现老有所依呢?中国老龄办曾发布报告显示,中国空巢老年人口规模继续上升,2012年为0.99亿人,2013年突破1亿人大关。在空巢家庭中,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开始增多,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伴随着庞大的孤寡老人群体,一些人老无所依而悲剧性死亡事件偶现报端。2010年4月,安徽省太和县李兴镇程寨村一位85岁的老人,在儿子死后不久,因无人照料活活饿死在废墟里;湖南年届七旬农民付某,更是以故意抢劫入狱解决了“两年没吃过肉”的生活困难,并暂时解决了养老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意识观念的变化,丁克家庭的数量也在日渐庞大——所谓丁克家庭是指具有生育能力的夫妇自愿不要孩子,例如郑州这位老太虽然早年结婚但一生不曾生育一儿半女,就很像是生活在一个丁克家庭。当然,失独家庭也好,丁克家庭也罢,他们同样无儿无女,同样面临对老无所依的忧虑。或许正因如此,近年来,针对失独家庭、丁克家庭的养老问题,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而政府在这方面也做出一定回应。例如2013年12月,国家卫计委等5部委就发出通知,自2014年起,提高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
即便如此,特殊群体的养老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且不说物质保障水准仍然偏低,单单是精神层面抚养就相当欠缺。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原副会长苗霞就曾指出,很多失独老人并不愿意入住现有的养老机构,他们喜欢抱团取暖,希望有专门的失独者养老机构,但具体怎么组织实施就需要政府的探索和磨合。此外,很多家庭想通过收养子女去改变家庭结构的不完整,但目前我国的收养体制仍很不成熟,例如《收养法》对收养子女的收养人及被收养人作了严格的限定,处于一种“限制收养”而非“鼓励收养”的境地,导致一方面有大量希望领养子女的人,特别是“失独”者,没有机会找到领养对象,另一方面又有大量无人认养的儿童渴望得到家庭的温暖。至于说效仿国外以社区为平台,组织或引导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关心关爱孤寡老人,加强心理疏导服务,更是严重不足。
总之,招聘“女儿”事件是中国养老这一社会问题的缩影,能否从制度安排上保障公民无后顾之忧地安享晚年,深刻拷问着政府的作为意识和为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