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家银 刘东辉 彭秋思) “今天真是体会到了被冤枉的滋味,还是证据靠得住啊。你们放心吧,我绝对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再上访了!”近日,河南省商城县检察院干警通过“情景式释法说理”成功化解一起信访风险案后,信访人陈某心悦诚服地说。
信访人陈某从事废品回收工作,院里堆满了酒瓶、纸箱等物品。2014年6月,陈某来到该院控申接待室,称邻居范某要杀他,而公安机关不立案。该院干警经了解后得知,陈某收购的酒瓶经常在晚上7点钟左右被莫名地打碎,家门前还出现了一个一米左右的深坑。由于陈某与范某因宅基地问题结怨已久,范某还曾扬言要杀了陈某,于是陈某怀疑这是范某所为。随后,该院控申科干警与派出所民警展开协同调查,发现真正的“凶手”是一群顽皮的孩子,而门前的深坑只是这群孩子的“战壕”。但是,陈某始终不相信。
为此,该院在控申接待大厅约见了陈某,并为其编排了一场释法说理情景剧。在大厅,干警小刘扮演一起故意伤害案的被害人,胡科长对其进行调解前的释法说理。就在案件“双方”准备签和解协议时,小刘突然反悔,不同意赔偿数额,也不愿意和解。此时,该院检察长前来了解情况,小刘说是控申干警强迫他签订调解协议的。该院检察长当众批评了胡科长。而这一切,陈某都看在眼里。他气愤地说:“小刘在说谎,我可以证明是他自己同意和解的,检察官没有强迫他。”至此,演出落幕,胡科长对陈某说:“谢谢你的证言,不仅还原了事实真相,也说明了证据在案件中的重要性。”陈某终于明白了接访干警的良苦用心。
据了解,该院探索建立的“情景式释法说理”模式,是将一些常发信访案件中群众难以理解的法律法规进行整合后编制成释法说理情景剧。当发生类似信访案件时,再将这些情景剧以接访的形式,真实地还原在信访人面前,并引导信访人走入情境之中,让信访人在真听、真看、真感受中体会和理解相关法律法规,自愿息诉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