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反响
“候鸟族”要换个时间回家了
昨日虽为深圳限外开罚的第一天,但由于是非工作日,开罚尚未实际意义的展开。羊城晚报记者在进入原特区最后一道关的梅林关看到,进入原特区的车流中不乏外地小车,尤以东莞号牌的小车为最。
一辆东莞号牌的小车打着“双闪”违停在入关口路边。司机袁先生告诉记者,他在东莞寮步做生意,在深圳福田区购有房产,平日里偶尔回深圳住所,“我只听说深圳限外了,不知道具体如何实施。车开到关口了,我才想起来昨天正好是2月1日,所以我在用手机上网查查这个时候是否能进入市区,”袁先生在查看到相关限外细则后,半开玩笑地说,“深圳限外对自己最大的影响就是不能在早晚高峰回家。”
对袁先生来说,深圳限外只不过让他换个时间回家而已,但对在深圳宝安区做生意的个体户杨先生来说,就不得不更改工作流程。
杨先生经营了一家画框装裱店,为送货方便,从江西老家购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负责送货。“我将近一半的客户在南山区白石洲一带,以前都是傍晚时间将做好的画框送到南山去,并从客户手中接单。由于我的车是江西车牌,以后晚高峰都不能进入南山区。所以从这个礼拜开始,我们的送货时间不得不提前。”据其了解,深圳有很多个体户的送货车辆都是老家车牌。
专家声音
提升公共交通能力更重要
政府要做好指引服务对于深圳“限牌令”和“限外令”的双管齐下,深圳大学物流研究所所长王江教授认为,这是深圳的无奈之举。限牌已经开始,如果不限外,限牌根本无法实施。
王江还表示,近年深圳车辆保有量从2007年年底的110万辆增至现在300多万辆,每平方公里汽车拥有量约1200辆,道路车辆密度国内居首。但深圳是一个开放城市,外地车辆众多,而且连接着多个口岸,所以深圳限外不得不从原特区内单列出前往口岸的不限行路段。此举虽然解决了外地车前往口岸的问题,但未能解决外地车主前往深圳中心区工作、旅游、洽谈等商务来往的问题。“不是所有的商务人士都有那么多时间等非高峰期入市区,而深圳又是一个商务来往发达的城市,所以既然深圳要限外,也必须想办法解决这部分外地车主前往市区的交通问题。梅林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外地车司机可以在关口停好车,而后乘坐地铁前往市区,但全市仅有一个如此便利的关口还远远不够。”王江建议政府将限外后的服务考虑在内,为外地车作出指引,包括停车场指引和接驳车辆的指引。
不利于深莞惠一体化深圳市泛珠三角研究院院长邓耀庆表示,深圳限行虽然有利于限牌的起效,但同样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就包括阻碍深莞惠一体化的实现。
“2009年,深莞惠一体化即深圳、东莞、惠州三市先后三次召开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会上提出携手密切协作的提议,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
现在,深圳限制其他两市的车辆进入原特区,日后不排除其他两市也限制深圳车辆进入其市区,如此一来何谈深莞惠一体化。”邓耀庆说,比简单的“限行”和“限外”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公共交通出行能力、优化管理服务水平,满足人们的出行刚需。(记者 宋王群 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