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节目现场
2014年,主打“科学”的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开播前,不少人心里都抱有疑问:在明星炫目、歌舞众多的周五档,拿科学来PK,能有收视率吗?所谓的“科学流行起来”,会不会也只会是个口号?伴着第一季的好口碑与高收视,走到第二季的《最强大脑》,又有了新的疑问:“科学”标准如何建立?嘉宾如何选择?面对纷繁复杂的周五综艺档厮杀,“高冷”还能有效应对吗?
从《非诚勿扰》到《最强大脑》,制片人王刚炮制了不少金牌节目。接受记者专访时王刚坦言,《最强大脑》的优势,在他看来是节目的不可复制性,“因为它足够特别,才有了分众市场,这也是以后的一个趋势。跟风不再是市场潮流,特别才会有观众。”
审美疲劳 审美疲劳的是内容,而非项目和结构
潇湘晨报:第一季结束时你有说,因为选手难找,可能不会做第二季了,为什么又继续了?
王刚:第一季做完后,收视率业界口碑观众反响都非常好,说明观众还是喜欢这样的节目,也让我们增强了信心。播完之后,报名的人也很多,希望来展示他们的能力,也给了我们一些保障,后来派导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范围搜索,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一些,基于这些情况,我们才准备做第二季。
潇湘晨报:但一般节目到第二季,总会出现“审美疲劳”,怎么来避免这个问题?
王刚:我们理解的观众审美疲劳,疲劳的是内容和故事,并不是项目或者结构。所以基本的结构没有什么变化,包括打分规则、12期节目分布结构。在内容上,我们变化了选手的能力范围,把选手脑力比拼的外延扩大了,涵盖的面更广泛了,像声学的力学的都有出现。第二点是在展现能力的方式上,我们用了更多不同的手段,比如有户外项目,让观众能够更加明确地感受到选手的能力,视觉效果也更震撼更有感染力。
潇湘晨报:寻找明星嘉宾和选手,哪个会是目前最大难题?
王刚:请明星永远不是这个节目最重要的部分,我们给艺人的定位是锦上添花。最难的当然是脑力达人的寻找,这是这个节目难度和精华所在,我们需要在全国寻觅合适的选手,设计合适的展现项目,项目设计的过程其实是最难的。
潇湘晨报:科学评审团的知识储备是否足够,如果有他们不熟悉的领域如何处理?
王刚:当然会有,科学家团队也不是全能的。在遇到不是本专业的领域的时候,他们会去其他学校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帮忙,判断能力的难度。每期节目开始前都会开会来讨论节目难度打出预判分,魏坤琳只是根据现场完成情况来进行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