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华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交媒体,微信正给它的用户带来越来越丰富的使用体验,特别是微信朋友圈功能,不仅是用户与亲朋好友互动的平台,也是他们每日获取最新资讯的重要渠道。一些微信用户甚至感慨“如今可以没有微博,但不能没有微信”。
朋友圈的火爆,也给腾讯公司带来了新的商机。近日,首批广告亮相微信朋友圈引发不小的轰动,同时也让微信营销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不过,繁荣的背后却也暴露出一个不正常的现象,这便是朋友圈内转发的公众号内容抄袭横行。
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近日刊发的文章披露,“11人原创,99人抄袭”,成了微信公众号的真实写照。
不少凝聚了原创作者辛勤汗水的文章刚一发布,众多山寨公众号就将内容改头换面转帖到自己名下。最让人气愤的是,这些山寨号还会通过头像“加V”,介绍中加入“认证资料”等内容为自己“洗白”,大有劣币驱逐良币之势。
不仅自媒体,腾讯自家的媒体也是盗版的受害者。腾讯“大家”以签约方式买断优秀作品版权,首年投入近2000万元,但也因内容精良,文章被抄得遍地开花。
按理说,一篇文章谁是原创,谁是抄袭,从技术上应该不难判断。可为何“李鬼”仍然大行其道?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微信平台受理抄袭举报的效率低下。曾有原创作者表示,每次自己的文章被抄袭,他都会向腾讯举报。但事实上,只有约十分之一的举报会被受理,更多的抄袭和违规转发仍然肆无忌惮地继续着。
二、维权方举证难、处理慢。有律师表示,现有的法律程序对维权方来说并不有利,程序要求举证方需要在第一时间将全部侵权证据到公证处实时公证,否则一旦抄袭方删除证据,即使你有截图等证据也难以起诉。
而且,即便维权方熟悉流程,仅公证一项就要耗费3个多小时,再加上昂贵的公证费用,让维权路成了一条布满荆棘的坎坷之旅,遥远而不可及。
三、处罚抄袭手太软。与原创者高昂的维权成本相比,抄袭者的罪名即便坐实,受到的处罚也轻得让人吃惊。
按照腾讯公司《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对于未经授权发送他人原创文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首次出现只是删除违规内容,而对于多次出现或情节严重的“累犯”、“重犯”,腾讯公司也只是对其予以一定期限内封号处理。
就如同在其他领域存在的乱象一样,举报投诉难、对违法行为处罚过轻,给了抄袭者肆意乱为的底气,优质作品的真正创作者却成了屡次“受罚”的一方。
那么,微信真的拿抄袭没有办法吗?
作为平台的拥有者和管理者,腾讯公司和其微信团队应该承担起打击抄袭现象的主要责任。或许是担心“误伤”正规公号,或许是担心损害微信的商业价值,腾讯对于微信抄袭一直采用相对温和的处罚措施。
但请不要忘记,微信朋友圈就如同一个“生态圈”。当“集百家所长”的抄袭号不断做大,成为拥有数百万、数千万粉丝的“权威”号之时,那些真正在创造产品、创造价值的原创号就失去了生存空间。当创新、创造的热情遭到冷遇并逐渐消亡,这个“生态圈”也将走向没落。
因此,既然微信团队声称对于抄袭、假冒等侵权行为始终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但就应该严打抄袭号。比如,对于屡教不改者采取无限期封号直至删号的措施。相关部门也应该通过畅通渠道、简化程序等方式,给原创作者维权提供方便。
另外,微信抄袭泛滥,微信用户也应该负上一定责任。
据统计,76.4%的用户会使用朋友圈来查看朋友动态或进行分享,每天朋友圈内仅分享链接内容的次数已经超过30亿次。
用户习惯于从朋友圈中获取订阅号文章,而非自己从订阅号内筛选。读者对优质内容的“渴求”,和对出处的“不以为然”,某种程度上纵容了抄袭行为的蔓延。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目标指引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每个人、每个微信用户也应该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在品读每一篇原创精品的时候,留意一下作者的信息,发现抄袭行为及时举报。这既是保护原创作者的利益,也是在保护事关每个人利益的文化资源。
只有全社会都树立起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让每一篇在朋友圈中疯传的好文章都问得了出处,找得到出处,原创者的辛劳才不会白费,创新创造的热情才会被点燃,微信朋友圈才能成为健康发展的“生态圈”。
微信公众号:"1人原创,99人抄袭" 缘只为抄成"大号"挣钞票?
微信,你真的拿“抄袭”没办法?
原创者:面对“李鬼”,只能一声叹息
让新闻有深度,让思想有温度,新华网微信公号(微信号:newsxinhua)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扫一扫,打开世界新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