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旅行?游学? 最长寒假大学生在忙啥

来源:新华网
2015-02-02 16:54:29

  相比游学旅行,选择在“最长寒假”实习工作的大学生有些不省心。他们一边忙着完成学业,寻找自己满意的实习岗位,一边还要“挤”春运,争取准时回家过年。最长寒假成了他们“充电”的最佳时期。

  去年12月结课后,吉首大学的汤海冰便拉着行李来到了东莞束界电子科技公司面试。对于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他来说,阅历和经验才是王道,“竞争力是一点点攒出来的”。

  “工作是迟早的事,我并不留恋学校的生活,反而更向往工作后的生活。而且等毕业的时候,我就比其他没工作的同学多了大半年的工作经验。”汤海冰说。

  和汤海冰一样,江西农业大学的陈晨曦同样选择了利用寒假提前求职。

  今年1月,她拖着行李来到了北京。“机会多,发展好”是这个南方姑娘走上北漂之旅怀抱的最大希望,她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北京生根发芽。

  匆匆找好房子,陈晨曦开始忙碌地笔试、面试。“求职也让我明白自己在大学的状态不够好,以后要珍惜机会多学习。”所幸求职的结果并不差,现在,她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准备“干上一段时间再赶回家过年”。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李宝直到现在,每天仍在坚持做实验、写论文,他的回家日期是2月14日。对于和他一样的“科研党”而言,“除了可以回家过春节,寒假和平时没什么差别。”

  从读研究生开始,李宝就不再有寒假了。虽然一开始很不适应,想家的情绪比较强烈,做实验也没办法静下心来。后来他慢慢明白,“实验早晚都要做,要做就好好做,把分内的事情做好,不辜负搭上的时间”。

  打工挣钱:经验和零花钱双丰收

  为了让自己的寒假过得不“拮据”,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们选择了在春节来临之前打工挣钱。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能赚取零花钱,同时还在工作中得到了锻炼。

  厦门大学的刘夏彩觉得太早“回家闷得慌”,打算“卖年货”锻炼自己。在家人的帮助下,他开始选择摆摊的地点、和店主沟通、准备进货等事宜,干得津津有味。“腊月二十就可以上街开卖了!”

  重庆科技学院的黄芬芬认为,除了赚点零花钱,打工更重要的是能丰富经历。

  即将毕业的她将寒假的打工当做下学期毕业实习的预热,短短20几天的兼职工作,黄芬芬从同事身上感受到进入社会工作与在学校学习心态不同。“付出什么就收获什么,没有什么是能取巧的。再也没有考前抱下佛脚就能混过期末考这种事了”。

  面对“最长寒假”,许多大学生都不像父母和老师担心的那样,变成泡在网上的宅男宅女。相反,他们对于自己假期的规划越来越“精致”,对自己的目标也越来越明确。如人人网调查所显示的那样,超过6成的90后大学生表示对自己的未来不迷茫。在“最长寒假”里“不清闲”正是他们个性独立的表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