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接受“新华视点”记者专访时回应,针对个人信用卡等信息网络泄漏问题,我国将加快研究制订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加大对非法收集、泄露、出售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监管部门还向社会公布了居民信息泄漏举报渠道。(2月1日 新华网)
科技是把双刃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个人信息泄漏、网络诈骗、银行卡被盗刷等相关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相信很多人都曾遇到类似问题的困扰。我们的购物、看病、支付、身份、信用卡等信息都成了个别“有心商家”贩卖的对象,价格还很低廉。据“新华视点”报道披露,通过QQ群、微信等网络工具,仅花费5毛钱,就能买到包括姓名、电话、地址、工作单位、开户行等完整个人信息的一条信用卡开户数据,部分旧个人数据的报价,甚至低至“2000元10万条”。到底是谁“出卖”了我们的信息?
个人信息泄漏事件频发,究其原因,从主观层面来讲,一是网络使用者网络安全意识缺乏,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淡薄,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使用网银、支付宝等需要提供个人重要信息的应用程序,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二是网络服务提供者监管不到位,个别员工缺乏职业操守,将出卖用户的个人信息作为赚钱生财之道。从客观层面来讲,一是网络服务商安全技术存在漏洞,数据库信息被攻击遭泄漏。二是网络安全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严密的保护机制尚未建立,当用户遭遇信息泄漏时,维权困难,问责无门,加剧了信息的泄漏、出卖。
确保个人信息安全,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除了自身要加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便提供个人信息外,网络服务商也要提供安全的网络使用环境。希望相关责任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制度,同时,加强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监管,加大对非法收集、泄露、出售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以严厉的惩处让不法分子望而却步,不敢铤而走险,共同保障我们的网络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