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住新房 产业致富忙(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盘点2014·扶贫攻坚)

来源:人民日报
2015-02-04 03:42:33

  几年前,从陕西省安康市出发赶往白河县,一路上,“几”字形的盘山路、40度的斜坡路随处可见。半山腰上,土墙瓦顶的房子孤零零地掩在树林中。

  1月28日,在去白河县的途中,记者看到,在公路旁边宽阔地带,联排的二层小楼一字排开,屋后还有单独的储物间和猪圈等设施,大门上的对联鲜艳明亮。从山上俯瞰,公路就像一条瓜藤,房子就像藤上的瓜。这些新房子是白河县的扶贫搬迁安置房。

  “‘藤结瓜’的安置方式,让村民从山上搬到山下路旁,离原来的土地不远,交通也便利。”安康市扶贫局副局长刘子龙说,房子由县区政府统一规划建设,面积50平方米左右,供困难群众无偿居住,产权归政府所有。2011至2014年,全市扶贫搬迁共搬9.7万户、36.9万人。

  扶贫不仅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白河县组织富秦茶厂与农民合作,种植1.5万亩茶园。卡子镇的很多农民种植了大片木瓜,这是白河木瓜酒的主要原料。这里还有一家服装加工厂,为当地近百名农村妇女提供了工作岗位。县里还组织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四新乡的张天宇告诉记者:“在外打了两年工,光凭苦力不行,今年准备接受完技能培训再出门。”

  据白河县委常委、副县长黄治俊介绍,近年来,白河县累计投入专项财政扶贫资金6615万元,实施“雨露计划”培训4.72万人,转移贫困户子女就业4.3万人,回乡创业3400人。

  临近春节,在蓝田县洩湖镇簸箕掌村,一排排徽式风格楼房前,村民们正忙里忙外地归置新家、准备年货。“现在已有110户村民搬入新居,其余的村民4月底以前完成搬迁。”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刚介绍,与搬迁配套,还建了农耕文化体验街区、农家超市、公共服务中心、医疗室、幼儿园等公共设施,建设盘龙湖水上娱乐、盘龙岭滑翔场和温泉休闲中心,吸引都市人群旅游度假。

  “让优势主导产业成为破解岭区村庄发展致富的源头活水。”蓝田县扶贫办主任王高峰说,从搬迁工作伊始,蓝田就注重全局发展的谋划,不仅让群众搬得出,还要富得了,通过政策引导,提高移民群众种植养殖以及农家乐的收入,改变过去劳务输出一条腿走路的收入格局,让群众有增收的后劲。

  2014年,延安市通过扶贫和避灾移民搬迁工程,帮助5.8万人告别了世代生活的危旧土窑洞,搬迁到增收有渠道、就业有保障、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齐全的县城、重点镇、新型农村示范区和中心村,住进功能设施完备的楼房。市扶贫局局长牛永红告诉记者,志丹县湫沟村原有14户人,搬迁到金丁镇胡新庄新型社区后,有7户承包了大棚,7户搞了第二、三产业,收入不断增加。村里的搬迁户袁百技承包了3个大棚,年纯收入达到7万多元。谢湾村民刘海安搬迁到胡新庄社区后,开了一个超市,月收入达到5000元。

  “能否实现移民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产业发展是关键。”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郭汉文介绍,2014年,陕西共搬迁贫困人口6.13万户、24.08万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同时,各级政府都规划配套了各类产业,为搬迁户日后的持续增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