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市场主体增幅创历史之最
本市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378户,比全省平均水平多10户
“审批便捷、服务到位,创业真没想象的难。”5个月前,吴瑞在桥西天阔上城旁开了间快餐店,经过摸索实践,目前已开始盈利。
2014年,许多市民像吴瑞般转身当起“老板”。去年,本市大力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准入门槛,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5206户,同比增长104.14%,增幅为历年之最。
降低准入门槛激发创业热情
2014年12月,投资餐饮业的法人代表赵茜茜,仅在达活泉工商分局注册窗口等待了10多分钟,就办好了营业执照。2014年,本市逐步推行“先照后证”政策,陆续有113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调整为后置审批,令大批创业者受益。
去年,市民胡先生投资了家便利店,很轻松就以个性化的店名进行了登记注册。他说,如果在以前,店名可能难以通过,生意也多半会受到影响。
2014年,市工商局实行投资主体“零限制”、名称登记“零门槛”、注册资本“零首付”、住所(经营场所)登记“零障碍”等系列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极大释放了市民的创业热情。
并联审批令企业登记高效便捷
“以往可能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审批,两天就办完了。”市民孙鹏投资开办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在市工商局窗口享受到税务、公安等部门的并联审批,很快就办完了登记手续。
2014年,市工商局在市、县行政服务大厅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制,与环保、卫生、发改、建设、技术监督、国税、地税等部门联合推行并联审批制,坚持许可预告、服务前移、一窗受理、限时办结等措施,令市场主体准入更加高效便捷。
自去年起,市工商局还在全市逐步推行网上登记制度,令创业者免受往返之苦。
首推“工商顾问”服务创业
“去年初,我想投资经营母婴用品,但对很多情况都不了解。”市民陈女士称,在工商注册登记窗口的“工商顾问”处咨询后,对办理证照、经营规划都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思路。去年,市工商局在省内首推“工商顾问”制度,让市场主体享受到了更优质的服务。
实行分类指导制、课题监管制、落实问效制……系列新举措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目前,全市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378户,比全省平均水平多1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