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主力军 建好桥头堡 ——专访湖南省人大代表、岳阳市云溪区区委书记田文静

作者:言蕾 袁卓熙 来源:新华网湖南频道
2015-02-04 00:00:00

  系统谋划,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在田文静看来,湖南要建设长江经济带,培育岳阳成为新的增长极,一定要把石化产业放在率先发展、优先发展的位置。

  云溪是岳阳最主要的石化工业区,因厂设区是云溪建区的初衷,其境内驻有长岭炼化和巴陵石化两家中央大型石化企业,依托两厂资源,云溪区早年便建立起精细化工工业园。目前,该工业园已升格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更名为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是湖南4个千亿园区之一,绿色化工业已成为云溪的支柱产业。

  “目前岳阳石化产业在湖南来说有一定地位,但放到全国,特别是与沿江沿海的石化基地比较,岳阳的石化产业规模小、链条短、结构单一、基础配套不完善,甚至产业园机制体制也不顺。”对于化工业的转型升级,田文静更是有话要说。

  “希望在未来省委、省政府可以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岳阳石化产业一定的倾斜,向国家争取把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设为国家在中部地区的重要石化基地,进而争取更多的重大化工项目落户于此。”

  在他向记者描绘的云溪产业规划蓝图中,1500万吨原油适应性改造项目、100万吨芳烃项目;配合推动湖南岳阳1500万吨煤炭储备基地建设,谋求煤化工发展,形成大炼油、大芳烃、特色化工等产业为主体的石油化工体系。一个包涵炼化大厂、港口物流、配套园区的绿色低碳,现代化的国家级中部石化基地形象如一幅全景图像,生动的呈现在记者面前。

  民生为本,城乡统筹建设美丽云溪

  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最终是为了民生。2015年云溪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的表述,“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拓展城镇空间,完善城镇功能;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美好社区;加强环境整治,提升环境质量。”

  田文静对记者说:“简而言之就是让老百姓望得见蓝天,喝得上干净水、呼吸到清新空气、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居民都能享受出行方便、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等,这才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

  兴修道路、兴办学校、天然气入户、建设市场、发展城市公交等等,这些已经完结或正在进行中的工程和项目是“民生为本”的最直接具体的体现。

  一组数据或许能从侧面印证这一番话语, 2014全年云溪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95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 其中民生财政支出达6.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3%。(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