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海洋世纪 共筑蓝色辉煌

作者:李乃胜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5-02-06 09:45:06

拥抱海洋世纪 共筑蓝色辉煌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设想。2015年1月,国务院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正式出台。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国上下都在讨论“一带一路”、认识“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相比之下,对于陆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方向比较清晰,区域比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但对于海上的“21世纪丝绸之路”还具有很大程度的可探索性。从专家学者到政府领导,认识上还不一致,内容上还不具体,线路上还很发散。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更进一步的讨论。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

  中国是雄踞太平洋西岸的沿海大国,老祖宗早就认识到“渔盐之利,舟楫之便”,是海上航运最早的国家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早于陆上至少100年,只是后来“明清海禁”使中国闭关锁国,导致了积贫落后,任人宰割。留下了海上丝绸之路只有“古代”,没有“近代”的惨痛历史教训。

  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始于秦汉,盛于唐宋,终于明清”。简单地说,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徐福东渡”开始,到“郑和下西洋”结束。也就是说,一个“方士”,一个“太监”把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两个端点。为什么中国不像外国那样,某某元帅、某某将军率领某某船队,发现某某岛屿?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自古没有“侵略”的基因,中国人渡海远洋,不是为了打仗,不是为了占地,也不是为了掠财,而是为和平发展而来,为友好沟通而来。

  1.山东琅琊港—秦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短短十几年执政,居然“四次东巡,三登琅琊”。琅琊台为何对秦始皇如此重要?难道真如史书和民间流传的那样,是为了寻求仙药!难道秦始皇真得愚蠢到相信人能长生不老?难道因“横扫六合”“焚书坑儒”而杀人如麻的秦始皇真得那么怕死?难道为了派人寻求仙药,需要迁民“十万户”充填琅琊城,需要在琅琊山顶夯土筑台?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历史事实表明,秦始皇称帝不久,就动用大量劳役在骊山脚下,为自己修建陵墓,可见他早已为死作好了准备。

  有理由推断,雄才大略的秦始皇从统一华夏的陶醉中醒来之后,面对茫茫东洋大海,决意东扩海疆,沟通东洋,于是选定徐福作为特使,率众出海,东渡岛国。因为意义特别重大,而且有去无回,需要壮士断腕,慷慨赴死的精神支撑。所以只有秦始皇“金台拜将”,才能激发3000多名青年男女去国不返的壮志豪情。

  直到今天,琅琊港前面的海湾仍称为“龙湾”。因为港湾中当年同时停泊着秦始皇的船队和徐福的船队,起码几百艘大船云集,沿海一字排开,其巨龙长蛇之势,当然有资格称为“龙湾”。

  琅琊港对面隔海相望的海岛叫“斋堂岛”,因为3000多人从此告别家国,一去不复返,在出发前设立斋堂,跪拜远方父母,祭奠故乡热土,理所当然。因此该岛称为“斋堂岛”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

  学者研究揭示,位于黄海之滨的琅琊城,在秦代是中国滨海第一重镇,人口可达17万之多。琅琊港是秦代中国第一大港。日本的学者认为,中国的航运始于琅琊。因此琅琊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原始的起点。

  2.广西合浦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南海之滨,北部湾畔的合浦盛产珍珠,在汉代就全国驰名。内地富商纷纷携带丝绸、茶叶等货物云集合浦,换取珍珠。而海上商人又将这些物品装船,从北部湾起航,南行莺歌海,到达新加坡,然后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南半岛和阿拉伯半岛的各个港口。同时考古资料也证明,在西汉时期,合浦港已是规模可观的滨海大港,既是北部湾畔的一颗明珠,也是全国最大的海上货物集散地,堪称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现今合浦县城周围68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我国沿海最大的汉墓群,地下留存的汉墓近万座。在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的舶来品,比如琥珀、玛瑙、琉璃、水晶以及具有外国风格的琉璃器皿和黄金饰物等,进一步说明合浦与亚、欧通商早在汉代就已经十分频繁。

  3.北有登州、南有广州—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两大港口

  到了唐代,沿海的港口陆续呈现雏形。从北往南依次有:登州、密州、海州、明州、泉州、广州、崖州。但广州和登州是唐代中国的南、北两大港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两大起点。登州港是“下东洋”的起点,而广州港是“下南洋”的起点。

  唐代的登州港,包括辖区内的蓬莱港、石岛港(古称:赤山浦)、成山港(古称:青山浦),当年非常繁忙。因为唐代“东征高丽”的数次用兵,其兵马粮草都是从登州港起航“军运”的。日本、韩国几十次大规模的“遣唐使”都是从这里登陆的。韩国(新罗)人张保皋,因在唐军中屡立战功,被擢升为将军。退役后在山东石岛建立“法华院”,设立“赤山明神”护佑中日韩三国的海上往来船只,可以想象,当时,石岛港已是中日韩三国贸易往来的桥头堡。

  唐代的广州港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港口,也是当时世界著名的大港,从伶仃洋到珠江口,樯帆林立,百舸争流,每年到广州的外国船舶多达四千艘。唐朝时期,我国许多重要海外航线都是从广州开始的,称为“通海夷道”。经越南、马来半岛、苏门答腊至印度洋与阿拉伯。无疑唐代的广州港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为了进行对外贸易的管理,唐代还在广州专设“市舶司”,总管对外贸易和税收。

  4.福建泉州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大枢纽港

  到了宋代,由于北方宋、辽、金战乱频仍,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心逐渐南移。特别是南宋时期,泉州港一跃成为世界最有名的东方大港,也是当时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大枢纽港。《马可波罗游记》里认为可以与亚历山大港齐名。正是这座港口,宋元时期给泉州带来了“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当时,以泉州为中心的航海贸易,已与亚洲海域的“东洋”“西洋”航线实现了连接与互动,形成了东方世界的海洋经济圈。世界各国的商人云集泉州,道教、佛教、伊斯兰教遗迹众多,中国的丝绸、茶叶、陶瓷、香料源源不断地从泉州运往世界各地。泉州海上交通博物馆展示的出土文物中,若干宋代的外文墓碑就是很好的证明。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意义

  国内外学者公认,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60多亿人口生活在地球上,狭小的陆地部分已不堪重负。相对于海洋来说,陆地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陆地的资源越来越少;陆地的污染越来越重;陆地的食品越来越缺;陆地的生态越来越糟。因此,向海洋进军是全人类共同的呼声,也是全人类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1492年10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带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1493年5月,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划定的“教皇子午线”告诉人们,“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从当年哥伦布航海算起,迄今500多年的时间里,海洋呈现给人类的是以港口航运为主导的“海洋商业文明”。广袤的海水为人类奉献了廉价的运输通道。特别是今天,陆地运输成本越来越高,而海洋运输成本越来越低。据不完全统计,海洋的运输成本只是陆地火车运输的二十分之一,是空中飞机运输的百分之一。

  根据现在人类的认识水平,未来全人类的战略性资源几乎全在海洋中!譬如,海洋生物资源:尽管人们认识程度还非常低,但未来人类的食品、药品必定主要来自海洋生物,特别是深海极端环境的生物基因资源,可能是未来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深海油气资源:水深300~3000米的深海石油与天然气资源,是各国争相勘探调查的重点,近几年国际上新发现的特大油气田主要集中在这一海域;大洋多金属结核:仅太平洋中部大洋多金属结核每年的生长量就远高于目前人类的消耗量,包括西北太平洋的富钴结壳,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这种每天都在不断生长的“年轻贵金属矿床”很快会进入勘探开发的新阶段;海底可燃冰:据保守估计,海底可燃冰的总储量比陆地上一次性化石能源的总储量起码高2~4倍。这一切,预示着,一个崭新的“海洋工业文明”时代即将到来!

  立足海洋世纪的开端,站在“海洋工业文明”的起跑线上,审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构想,越来越发现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1.面向“海洋世纪”的新思路

  中国人历史上习惯于“刀耕火种”的黄土地文明,但对靠海吃海的“蓝色文明”并不陌生。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距今7000年的“单柄船桨”,说明老祖宗那时就会划船渡河。秦汉时代中国的“楼船”领先于全世界。直到郑和“下西洋”,其船队之庞大,航程之遥远,人员之众多,技术之精湛,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

  面对明清“海禁”,我们只能叹息和遗憾!但面对被称为“海洋世纪”的新时代,堪称海洋大国的中华民族决不能再给后人留下叹息和遗憾!

  因此,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中国人拥抱海洋世纪的新构想,就是依靠海洋实现和平发展的新思路。因此堪称是把握时代脉搏,立足发展潮头的睿智决策,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战略意义。

  2.把握新一轮“大国崛起”的新策略

  当年因哥伦布航海探险带来的地理大发现,导致了一个个 “大国崛起”,先是西班牙、葡萄牙这两颗“大牙”在16世纪瓜分世界;接下来,整个17世纪是一个“东印度公司”称霸全球;18世纪,小小的英伦三岛演变成了“日不落帝国”。这一切,靠的是无敌的海军舰队和庞大的运输船队。

  第一轮“大国崛起”与中国无缘,而今天面对着新一轮大国崛起,我们必须勇立潮头、冲在前面。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并提出了“依海强国、依海富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指导方针。13亿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新跨越。今天的“大国崛起”是和平发展框架下的经济崛起,今天的“蓝色跨越”是依靠海洋科技竞争能力和海洋装备水平的新型跨越。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是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梦”的战略选择,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抓手。

  3.全面突破“遏制中国”的新举措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一直健康有序发展,经济总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正在迅速赶超美国,在可预见的将来,会迅速成为世界第一。尽管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尽管中国自古以来就奉行和平发展的政策,但总引起一些西方国家的不满和恐慌。有些人到处散布“中国威胁论”,有些人总是想方设法地“遏制中国”。制造贸易壁垒,搞双重标准,旨在遏制中国;美国高调重返亚洲,直接插手东盟,推出TPP计划,目的也是遏制中国。而有“遏制”就必然有“反遏制”,中国人有能力突破“经济遏制”,冲破封锁桎梏,迎来新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太平洋足够大,足以容得下中美两国。”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是消除贸易壁垒、冲破“遏制”关卡的重要突破口。

  4.深层次对外开发的新亮点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业绩,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我们走过了“拿土地换投资、拿市场换技术”的初级阶段。一味地“跟踪、学习、模仿”已成为过去,单纯的“招商引资”已淡出主流。我们正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正在由“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今天的改革开放是“请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恰恰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新亮点,必将带来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新高潮。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企业“走出去”,中国的资本走出去,中国的技术“走出去”,中国的劳务走出去,中国的商品走出去。而海上丝绸之路的互联互通正是“走出去”的桥梁和纽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内容

  “一带一路”是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以政治合作为前提,以促进贸易往来为手段,以加快和平发展为目的的宏伟战略构想。其主要内容就是: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创新性合作模式。那么,如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还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战略问题。

  1.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建设“和平海洋”

  “和平海洋”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前提和基础。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安全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没有海洋的和平安全,就没有海上丝绸之路!

  目前,海洋呈现“多事之秋”,海上安全还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应对海盗,靠军舰护航就能奏效。但面对国际上愈演愈烈的新一轮“蓝色圈地”、面对沿海大国掠夺瓜分国际公共海底、面对海域的划界之争不断升级,则需要靠提升海洋实力、靠提升对海洋的控制能力来解决。这方面,我们任重而道远。

  海洋中绝大部分为“深海洋盆”,按照国际海洋法公约,属于全人类的公共财产。但近几年,“蓝色圈地”剑拔弩张,少数发达国家伺机大规模瓜分世界公共海底。譬如,北冰洋因巨大的海底油气资源而被称为“第二个中东”,因北极冰融出现的“北极航道”显示出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但北冰洋的主体属于全人类,可沿岸5个大国的“伊路利萨特”条约把本来“和平利用”的北冰洋搞得面目全非。又如近几年“外大陆架”又成为“蓝色圈地”的新焦点。本来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的200海里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已经对沿岸国的权利和义务界定得非常清楚,可少数发达国家试图把200~350海里的“外大陆架”据为己有,导致了激烈的海域竞争。

  面对世界列强瓜分国际公共海底,作为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华民族应该怎么办?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重大命题!而我国对外宣称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但超过一半的面积存有“争议”。钓鱼岛的问题闹得不亦乐乎,南海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这一切,都是建设“和平海洋”面临的重大问题!

  目前,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在外交上,我们的话语权越来越重,但在国防上,我们对海洋的控制能力亟待提高。13亿人口的海洋大国首先必须有能力维护自己“家门口”的海洋安全,而且应该有能力对国际公共海底“说三道四”,关键时候可以说“不”!这就需要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撑,特别是现代化的海洋国防装备,包括海底和水下探测装备、进攻型和防御型的战略装备,以及海洋应急处理技术的大幅度提升。

  2.发展港口物流集群 建设“互通海洋”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关键是“互联互通”。而海上“互联互通”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船”,二是“港”。目前,现代造船业发展之快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海上货物运输已进入了以集装箱为主的“大船经济”新时代。仅以青岛港为例,2010年,装载能力超过一万标箱的靠港船舶仅有53艘次,而2014年就达到443艘次。特别是2013年9月,能装载18000标箱的“美瑞马士基”靠港,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可一年之后,2014年12月4日,能装载19100标箱的“中海环球”轮从青岛港启航,刷新了最大集装箱船的世界纪录。但时隔仅一个月,该纪录再次被刷新,2015年1月28日,能装载19224标箱的“地中海奥斯卡”号首航青岛港。

  目前,我国承接世界大船制造订单的能力很强,但还不掌握核心技术。譬如:大功率低转速船用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大型船舶的基础设计技术和船舶电子技术集群。这恰恰是我们造船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方向和任务。

  关于港口建设,我国进步很快,建设速度和吞吐能力名列世界前茅。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发展港口装备自动化技术集群和港口管理技术集群。特别是矿石、粮食、原盐、煤炭等特种物资的全密封、全自动装卸技术。进一步发展依托“大数据”的港口管理信息技术,着手建设“智慧港口”。

  所谓“智慧港口”就是运用物联网技术将广布于全球港口的装载设备、船舶、集装箱、车辆、仪表都连接起来,使源头数据的采集效率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大大降低,错误率大大减少,港口的管理调度水平大大提高。

  “智慧港口”的建设目标是实现港口物流服务和管理智能化。包括:实现港口管理服务的网络化、自动化,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实现港口与船运、铁路、公路、场站、货代、仓储等相关物流服务业的无缝连接;实现港口远程调度,信息自动化采集、优化港口物流流程;实现港口与海关、海事、商检等口岸单位的信息一体化,提高“大通关”效率。

  3.强化科技引领支撑 建设“和谐海洋”

  以海洋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人海和谐”为基点,建设“和谐海洋”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海洋,必须努力提升海洋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在深海、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引领支撑。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大气的襁褓,风雨的温床,是未来保障人类健康的最后一块净土。陆地上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造成的二氧化碳,主要靠海洋来降解,陆地上的化肥、农药、工业污染,通过江河流入大海,最终由海洋自然净化。

  海洋是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可利用空间,是环境保护的最后屏障。由于人类过度填海、过度捕捞、过度开发,已使不少地区的海洋环境亮起了红灯。河口污染区、海底荒漠化、赤潮绿潮灾害,已成“常态化”。

  围绕“和谐海洋”建设,目前应突出发展“洁净海洋、低碳海洋、生态海洋”。

  发展洁净海洋,就是要下最大决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全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让海洋生态文明成为环境保护的高压线,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产品,享受到阳光、碧海、沙滩的美丽生活。

  发展低碳海洋,就是要深入研究二氧化碳从大气到海洋的传输吸收过程,探讨从海洋表层到海底深层的循环机理,查明海洋汇碳、固碳的科学规律和环境容量。通过海水循环的“物理泵”作用,解决“冷水汇碳”和“海底封存”的问题。通过海洋动植物的“生物泵”作用,着手“蓝碳计划”,实施“碳汇渔业”,进一步发挥海洋在碳循环中的特殊作用。

  发展生态海洋,就是通过增殖放流、资源修复、海洋牧场、海底鱼礁、海底森林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克服海底荒漠化,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平衡。特别是需要高度关注,因富营养化造成的海洋生态灾害,如:赤潮、浒苔、水母等生物的爆发性生长,严重破坏了海洋食物链,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4.聚焦国际公共海底 建设“透明海洋”

  现在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聚焦在海洋航运为基础的海洋商业文明,但随着海洋资源的调查勘探,全世界必然会进入以战略性资源开发为基础的海洋工业文明。也就是说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必然面对着从“商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当前,人类对海洋的认知程度还非常低,探测能力还非常弱。但在被称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里,海洋探测能力和认知程度会大幅度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和环境保护水平会大幅度提升。目前,国际上海洋科学调查研究的主流方向是“走向深海”,美国、加拿大等国率先投巨资建设海底观测网络。选择水深4000~6000米的深海洋底,在数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铺设海底观测网络,进行实时的、连续的、多学科的、网络式的、数字化的海底观测,并通过海底光缆把观测数据传递到陆上。同时结合卫星遥感、航空探测、海面浮标、水体传感、海底钻探等立体化的观测系统,使海洋从海平面到深海底更进一步透明,实现以“数字海洋”为基础的“透明海洋”。

  人类未来的主要战略性资源蕴藏在4000多米深的国际公共海底。科学认知程度决定了勘探开发程度,谁调查、谁发现、谁勘探、谁开发,似乎已成为联合国海底筹委会的“潜规则”。我国推出了“海洋石油981”为代表的3000米深海的海洋石油钻探船,造出了“海洋石油201”为代表的3000米深海的石油铺管船,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深海油气开发的新时代。我国自行研制的6000米水下自治机器人,“海马”号4500米无人遥控潜水器,“蛟龙”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等一批深海科学装备,标志着我国已具备深海探测的实力。2001年,我国在东北太平洋获得7.5万平方公里的大洋多金属结核专属勘探开采区;2010年,在西南印度洋获得1万平方公里的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区;2013年在西北太平洋获得3000平方公里的富钴结壳矿区,这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国际公共海底的战略资源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这一切,都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良好开端。

  5.瞄准国际海外市场 建设“合作海洋”

  在同一片蓝天下,全人类共有一片海洋。海水是相通的,四大洋是联通的,各大洋的洋底发育了地球上最大最长的山脉—大洋中脊,它们首尾相连,是全球联通的。“合作共赢”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指导思想。落实到海上,就是建设“合作海洋”。当年的改革开放,就是从沿海吹响了进军号,今天的新一轮改革开放更是要突出海洋上的合作共赢。

  建设“合作海洋”,发展沿海自由贸易区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既是赢得大国发展主动权的需要,也是顺应世界上经济发展新趋势、全方位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更是新一轮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自贸区着眼于货物进出口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是保税区的全面升级,是更深更广的国际合作。我国已批准上海、广东、天津、福建4个沿海自贸区。通过自贸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实现强大的聚变、辐射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

  建设“合作海洋”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新一轮改革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方面。其中,近年来推出的“高铁出海”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南海周边的“东盟”各国,地中海沿岸的中等发达国家,加勒比海沿岸的发展中国家,都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目标。迪拜的棕榈岛建设、马来西亚的槟榔屿与维省的跨海大桥工程都是正在由中国人建设的项目。甚至议论中的印尼爪哇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跨海大桥,这样的世界级大工程,都是“走出去”战略的具体目标。

  建设“合作海洋”需要实现中国人“下北洋”。就是拓展新的北极航道,进一步沟通东亚、北欧。因为北极冰融的加速,使冰雪世界的北冰洋逐渐展现出新的航道资源。因其巨大的经济价值,马上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以前中国的船只去北欧需走“西南航线”,就是先向南走,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西出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然后再转向北。而今天走“东北航线”,就是直接向北走,北穿对马海峡,东出津轻海峡,驶入白令海,经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然后一直西行,即可到达北欧各个港口。笼统地说,东北航线比西南航线缩短航程约7000~8000公里;节省运输成本30%~40%。2012年7月,“雪龙”号考察船从青岛起航,首航东北航道,顺利到达冰岛。2013年9月,中国的“永盛”号货船从大连港起航,经东北航道,抵达鹿特丹港。这一新航道的开通,不仅大大节省了航行时间,节约了航运成本,而且拓展了新的“走出去”领域。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中国人民正满怀豪情,沿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踏步向海洋进军!

  (作者系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海洋牧场,海洋世纪,大洋拥抱海洋世纪 共筑蓝色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