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晚语言类节目说教味太浓、批判性不强、针砭时弊锋芒不够,舆论素有指责与争议。比起早年批评讽刺味浓厚的《宇宙牌香烟》、《打扑克》、《牛大叔提干》等,最近几年的春晚真是乏善可陈。
有一种声音认为,我们无须让一台春晚承载太多的反腐败、针砭时弊功能。但我觉得,不主动附加这种功能是对的,但如果多年的整体表现颇有“绕着走”的嫌疑,可能就是不对的了。首先,艺术要来源于生活,全国性的反腐败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一年一度的春晚里却连个影子都见不到,这真就理所当然吗?其二,锋芒是火热生活的源头,敢讲话、讲真话、接地气、呼应现实,正是语言类节目的魅力所在,如果艺术表现远远落后于现实,文艺工作者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三缄其口,不是颇有脱离群众之嫌吗?
如何“抖包袱”,这是专业难度,需要苗阜王声自己克服。但希望他们不必去挑战“环境的高难度”——某些观念,好像批评谁就是全盘否定谁,“你讽刺一个处长,全国所有的处长都不干了”(相声演员师胜杰语);某些观念,容易自我裹足、自废武功,恨不得打掉每一个“可能让人联想”的枝枝蔓蔓……
一个生动的社会,是需要以文艺触动社会思考的。立志清廉的公职人员在工作中面对金钱的诱惑,诱惑到底为什么强,一个正常人面对诱惑会有怎样的反应,写成相声的幽默感与戏剧性何在,都是值得期待的,哪怕夸张一些,也都很正常。如果听闻这个题材,以为公职人员动摇了、抵不住诱惑,就是“丑化”,就和风清气正的当下社会导向格格不入……那恐怕真就要一路生产出“白开水”了。
曲艺百花齐放,需要社会的包容与良好的预期,文艺工作者的舞台从容自信一些,舞台外老百姓的局促就会少一些,思考力就会壮一些,精气神也会昂扬一些,这是曲艺节目最为有效的社会担当。 (扬子晚报 毕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