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急救社区化初显成效

来源:新华网北京频道
2015-02-08 10:50:24

  新华网北京频道2月8日电(周小红)朝阳区急救社区化是在辖区每个街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急救站,将紧急医学救援服务作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结构和功能上弥补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救治服务能力不足,并把急救服务和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带到百姓身边。经过八年探索,北京市朝阳区急救社区化于2014年全面铺开并初显成效。2月4日,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开红,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主任朱庆生做客新华网,就北京急救社区化所取得的成就、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北京市朝阳区急救社区化初显成效

  2月4日,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开红(中),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主任朱庆生(左)做客新华访谈。新华网北京频道发 洪轩摄

  急救社区化实现社区急救站街乡全覆盖

  社区急救站街乡全覆盖是急救社区化的一个重要体现。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积极推进急救社区化建设工作。陈开红表示,截至2014年12月,朝阳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朝阳区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为龙头、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15家三级医院为支撑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初步实现了社区卫生、院前急救、院内救治一体化管理模式。

  急救人员由过去的104人增加到现在的251人,急救站点从过去的20个增加到现在的43个,急救车组从过去的41个增加到现在的65个……在谈及这些成绩时,陈开红说:“急救社区化工作远不止是单纯的院前急救和紧急医学救援,它对社区居民自救、互救知识进行了普及和宣传,能帮助提升百姓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做“护林员”,而不是“救护员”,自救与施救同等重要。”

  “一年来,虽然推进工作艰辛,但是朝阳区的急救社区化机制还是实现了四个方面的突破。”陈开红说,第一,率先落实并制定了医疗救护员的职责和相应政策。医疗救护员作为院前急救从业人员的一个重要组成,单独设置医疗救护员岗位并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范畴,这一政策的突破进一步稳定了急救队伍,实现了急救从业人员的价值回归;第二,将紧急医学救援服务作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促进均等化服务;第三,完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购买非体制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紧急医学救援服务;第四,将社区急救绩效考核纳入到社区绩效考核体系当中,促进了急救社区化工作的推进和可持续性发展。

  朱庆生介绍,急救社区化作为朝阳区应急示范区建设项目的延伸,在社会突发事件处置及大型活动保障中,建立了“政府、急救、医院、社区”四方联动机制,在突发事件过程中有效发挥了政府主导、属地负责、专业支撑、协同联动的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形成了朝阳特色的突发事件处置的量化评估体系,提升了应急救援能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