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州最“血腥”的“秒杀”,当属拼抢每月少得可怜的公积金贷款限额。孰料,公积金中心一边贷款额奇缺,把刚需住户急得团团转,一边还是有“大手笔”——近日,人大代表在两会上审议其2015年的预算,发现单单发短信就要花300万,而且每条还要6分钱。
一条短信,到底该值多少银子,平头百姓还真说不准。根据公开数据,广州从1992年开始实行公积金制度以来,全市缴存户数到现在是400万户左右。这条每月提醒缴费成功的短信,以300万元为基数,每年能给400万缴费户推送12.5次。这笔账算着简单,但诡谲的是,笔者向熟悉的人问了一圈,竟然也有人对此不甚了了。
这短信发也就发了,收不收得到,还得琢磨是不是自个儿手机出了毛病。但人大代表还是把话挑明了——人家企业群发短信也就2分钱!况且现在微信火了,大量政务公众号像雨后春笋似的。时髦点的,早已习惯用微信交水电费、预约挂号了。还花钱发短信?不好意思,你out了!每年花300万发短信,实在是辜负了互联网时代。
对政府采购“买贵不买对”又该如何纠错?关键需要点互联网思维。譬如安装一款APP软件,很多人会为需要常常升级而烦恼。其实,这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升级是为了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更便捷的功能。软件在不断试错、纠正、进化的链条中进行完善。政府部门同样也需要这种“迭代思维”进行自我革命。短信平台既烧钱又没有人气,那就试试微博发送呗,微博式微了,还可以转到微信呀。以后就算微信没人用,还有其他的平台可以取而代之。在削减行政费用的路上,不是选择太少,而是行动太慢。
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员说了,这300万今年还得花,用不用微信还得考虑。就是说,12条短信还是会如约而至,刷惯了免费的微信,偶尔收收其实还是自己掏钱的短信,只得权当是任性一回吧。(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