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鱼”售卖会上,一条重64斤、一人多高的海胆鱼引得市民啧啧称奇,纷纷围着它拿出手机拍照。 刘可耕 摄
10日,福州市华林路海都大厦门口,闻讯前来买南海“爱国鱼”的市民络绎不绝。 刘可耕 摄
10日上午,福州市华林路海都大厦门口,闻讯前来买南海“爱国鱼”的市民络绎不绝。8点起售,7点多就排起了长队。
这些鱼大多是海胆鱼,来自南海美济礁,是退休教授林载亮领着一群平潭人养殖的。南海美济礁归属中国最南端的县市——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距离三亚直线距离1000多公里,是一个椭圆形的珊瑚环礁,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林载亮是福建平潭人,曾担任过大学教授,是国务院特别津贴专家,退休前担任海南省水产局副局长。2007年起,他带领3名族亲和9名平潭渔民来到美济礁养殖开发,为的是捍卫南海主权,所以他养殖的鱼被称作“爱国鱼”。
“去美济礁养殖,一个是维护国家主权,屯海戍边,因为有了我们居民,按国际海洋法规定,这就是我们的领土。”林载亮今年已82岁高龄,满头白发,仍然精神矍铄,谈起自己做这件事的初衷时,他如是说道。
“这个地方也有经济价值,美济礁是南海几百个岛礁里面避风条件最好的,政治、军事、经济上都很重要,所以一定要坚持。”林载亮继续说。
林载亮带领着平潭渔民,在春节前夕把“爱国鱼”运回福州来卖,已经连续三年了。
今年,美济礁养殖场迎来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丰收,“爱国鱼”的品质也是历年来最好的一次。“爱国鱼”售卖会上,一条重64斤、一人多高的海胆鱼引得市民啧啧称奇,纷纷围着它拿出手机拍照。
跟随林载亮在美济礁戍边养殖的林圣雄介绍说,这些鱼的鱼苗是从三亚运到美济礁,在那边养了两到三年,美济礁海水非常纯净,没有任何污染,养的鱼很好,跟野生的差不多。从美济礁运回三亚港,为了保持“爱国鱼”的新鲜,用的是活水舱体运输,活水全部来自南海,保证运输过程和养殖一样没有任何污染。
据林圣雄介绍,“爱国鱼”从美济礁运到三亚港要3天3夜的时间,送上岸在码头放血后,被运到摄氏零下60度的冷库内急冻3天,然后进行切片包装,最后又经过2000多公里、36个小时的路程,9日晚上才运到福州。
“养殖成本很高,我们养这个也不赚钱,运输、人力、加工都要很多钱,我们主要是为了守住美济礁这个地方。”林圣雄是林载亮的侄孙,跟着林载亮屯海戍边已有将近8年时间,经过常年日晒,皮肤黝黑。
这些屯海戍边人分为两班,每班11到12个人,三个月换一次班。一年要在南海美丽而寂寞的蓝色国土上生活半年。林圣雄告诉记者,美济礁除了这些戍边人之外没有人,大家的生活设施全靠一条船,住在船上十分辛苦,没有电视,只有一台VCD放映机,可以放VCD看。
1500箱、共7500多斤的“爱国鱼”不到两个小时就卖光了,除了福州市民外,还有人是闻讯一大早从福州周边连江、闽侯等地赶来购买的。
售卖会现场,林载亮向市民分享“爱国鱼”的吃法。“清蒸、煮汤、红烧、白切、炒,都可以!”他说道,“我是喜欢把皮拿来炖汤,很养胃,鱼肉可以切一片一片煎着吃。”林载亮开心地说,虽然运输成本很高,但是愿意把鱼运回来,给乡亲们“尝个鲜”。
来买鱼的福州市民林祥惠表示,知道林载亮的故事之后很感动:“一个教授,这么大年纪还去南沙群岛,养鱼是小事,维护领土主权是很伟大的。”住在附近的陈女士说,在报纸上认识了屯海戍边的林教授,今天又在现场认识了,“他的鱼好吃,他的事迹很感人,以后每年都会过来买。”(闫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