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腐败,2014年国家发改委党组出台《干部轮岗交流工作暂行办法》,根据该办法,2014年以来,发改委在全委范围内深入推进干部轮岗交流。从司局长到处长、副处长,甚至到主任科员,轮岗交流涉及数百个岗位;从委属单位交流到委机关,从综合性司局轮岗到专业性司局,委部门之间干部流动无形的墙被打破。(《人民日报》2月10日)
轮岗交流有利于打破干部由于长时间在同一岗位、同一工作领域形成的“熟人圈”“人情圈”和“关系网”,对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无疑能起到积极作用,是一项被公众普遍看好且广泛运用的制度性举措。从此番发改委大范围推行干部轮岗交流制度中可知,发改委真下了防腐、反腐的大决心,相信此举能有效遏制该系统内部的腐败之风,助推廉政建设。
在肯定上述举措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有必要提醒一句:别将轮岗制度当成包医腐败病的唯一良药,它虽有利于防腐,但也有其局限性。
以刘铁男为例。刘在发改委任职期间没少变换工作岗位,如自日本回国后,他1999年进入改组后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历任办公厅副主任、经济预测司司长、产业发展司司长;200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立,刘铁男出任工业司司长;2008年3月至2013年5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10年12月至2013年3月,兼任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纵观其腐败履历,与其从政经历相重叠,不存在换了岗位就不贪的情况。
与刘铁男案可互为佐证的案子还有很多,典型的如河南省4名交通厅厅长“前腐后继”相继倒下的事实;还有2月9日媒体报道的深圳海关腐败窝案——即便实行轮岗制度,也难以改变腐败“代际相传”“抱团腐败”现象的发生。
轮岗只换人不换权力,也就是说,岗位权力没被削弱,即使掌权者易人,也照样能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权力腐蚀人,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河南省继任的3位交通厅厅长在上任之初,都发誓要做清官,但交通厅厅长权力独大的权力格局没发生改变,再加上权力缺乏监督,他们很快就蜕变为贪官并倒下了。
国家发改委掌握着各种各样的审批权,司局长分管着全国某个系统、行业的审批权,在“跑部钱进”的大背景下,他们所受到的腐败诱惑相当大。据最高检反贪污贿赂总局局长徐进辉介绍,去年最高检共查办发改委受贿案11案11人,其中国家能源局5人、价格司5人、就业和收入分配司1人,价格司领导班子多数涉嫌职务犯罪。调查表明,受贿事实几乎全部与滥用审批权有关(中国广播网2014年10月31日)。“审批崩塌式腐败”的背后,暴露了某些部门审批权过大、过于集中以及缺少监督的问题,这些,都不是换岗能够解决的。
因此,在推进、完善轮岗制度的同时,尚需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自我限权、削权,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砍掉更多的审批项目,销毁更多的审批公章,将更多的项目由许可制变为登记制,努力铲除“审批腐败”土壤;二是建立、健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在增强行政审批透明度的同时,引进审计监督、媒体监督、社会监督、人大政协监督等,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让掌权者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王学进)
让新闻有深度,让思想有温度,新华网微信公号(微信号:newsxinhua)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扫一扫,打开世界新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