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来到泉州,和国内外朋友一道,研究探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个新课题。首先,我代表此次国际研讨会的联合承办方——新华社,向各位参会嘉宾、向参加和报道此次会议的中外新闻界同仁,表示敬意和感谢!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建设“一带一路”,与沿线各国加快发展的美好愿景相契合,与各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相契合,受到普遍欢迎和广泛支持。“一带一路”提出一年多来,沿线许多国家积极推出对接政策,规划互联互通项目,深化人文交流,古老的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正焕发出新的绚丽光彩。
泉州是享誉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留下了很多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因海结缘、相逢相知的故事。700多年前,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旅居17年后,从这里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回到他的故乡威尼斯,并在游记中把中国和泉州介绍给世界。半个世纪后,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循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他在这里受到热情款待,结交了很多朋友。又过了半个多世纪,中国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展开了气势恢弘的海上和平友好之旅,泉州是重要的经停港。其中,一位名叫白丕显的泉州水手,在郑和船队到达菲律宾苏禄群岛时,因与当地摩罗族姑娘相爱而留在了苏禄,成为该岛第一位华侨。
以上几位旅行家和普通水手的故事足以说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人民共同走出来的。海上丝绸之路自古就是一条商贸往来之路、文明互鉴之路、友好合作之路,沿线各国人民携手同心、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共同促进了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凝聚形成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努力把中国的发展与沿线各国的发展对接起来,让沿线各国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助力,也使中国从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中获益。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将证明,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沿线各国的发展也将成为中国的机遇。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承载着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建设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需要沿线各国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媒体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对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媒体要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程的真实记录者、积极推动者,增进沿线各国人民认知认同,加深各国人民友谊,凝聚起共商共建共享的强大力量。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中国最大的新闻机构,新华社将围绕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加大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报道力度。蓬勃兴起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已经成为一座新闻富矿。我们将进一步充实报道力量、提升报道质量,积极阐释传播丝路精神,深入挖掘建设进程亮点,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汇聚正能量。目前,新华社拥有180多个海外分社和英、法、西、俄、葡、阿6种外文专线,绝大多数海上丝路国家都有新华社记者常驻。我们将秉持真实客观的新闻理念,积极报道沿线各国加强经贸合作、开展友好交往情况,为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美丽蓝图尽快变为美好现实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创办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新闻信息产品和服务。发挥新华社资源和平台优势,与相关沿线国家媒体和机构广泛开展合作,创办有关经济、金融、海运、旅游等多语种、多样化新闻信息产品,为沿线各国政府和企业开展合作提供高效便捷、实时实用的新闻信息服务。
第三,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新华社不仅是信息总汇,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智库,拥有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等一流研究机构。新华社将面向国际社会,设立“一带一路”专项研究基金,加大研究投入,加强研究力量,推进智库建设。我们殷切希望今后能与在座各位专家学者,就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课题,开展合作、分享智慧,为沿线各国有关机构提供高品质的咨询服务。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有句古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项惠及数十亿人口的宏大事业,也是一篇需要几代人秉笔书写、持续连载的长篇纪实报道。此时此刻,我们就站在这一宏大事业的开端,相信我们现在栽培的智慧和友谊之树,一定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长成参天大树,荫庇后人,造福世界。
预祝此次国际研讨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