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许多人都在盘算着回家过年,而“恐归”“反逼婚指南”等话题也在网上发酵,有人担心“事业没起色回家没面子”,也有人认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对此,公众怎么看?本期“京报调查”(新京报与优数咨询联合推出)就此展开调查。
■ 旁边评论
还乡无需待“衣锦”,佳节思亲直须归
年关是乡愁的集结号,回家则是时间程序输入我们脑中的指令。眼下很多游子正掐算回家倒计时,但也有些人对家有着现代质感的疏离:或“恐归”或近乡情“厌”。“京报调查”中逾半数受访者为回家事宜烦恼的结论,即为印证。不愿回家的原因,不外乎买票难、回家远、人情消费、被逼婚等压力。
物质成本、心理负累交加,确实让回家过年多了些况味。可如果回家步伐被这些绊住,却也分外可惜:对国人而言,回家这一颇具穿透力的情感召唤,已非抽象的“习俗”二字可概括,它还集结了多重的感情积淀,这些不应轻易被世俗甚至市侩的认知给篡改。还乡无需待“衣锦”,佳节思亲直须归,就算没钱没成就又如何?外界的“逼”或“催”,原本也并非无可化解的囧事,为躲而不思归,那才是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