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为普通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便利。与城市相比,农村信息传播内容少,传播途径单一、速度慢,传播技术不高,城乡信息传播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笔者认为,加强传播媒介多元化合作,以城乡信息传媒一体化推动“以工促农”,实现“以城带乡”,是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举措。
城乡信息传媒一体化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效用
城乡信息传媒一体化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信息技术通过虚拟世界知识的海量性、共享性以及信息化带来的沟通无边界性,促进城乡文化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实现城乡间无障碍交流,为城乡居民平等参与、共同分享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信息媒体还将先进的经营模式、致富经验、创新意识尤其是相关典型事例传播进入农村,丰富农民的日常生活,为村落、区域之间提供畅通的通信渠道;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对新农村的展示,使农村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城乡信息传媒一体化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优化。信息传媒通过传播各种生产文化资讯、新闻信息,为改变乡村的经济面貌铺路,解决因管理体制及经营主体不同而形成的资源浪费、重复建设问题。城乡信息传媒一体化将农民、涉农企业和相关产业行业聚集在一起,加速发挥信息化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以及产业的整合功能,有效解决信息传输终端、农产品物流和市场对接等问题,从而在整体上整合城乡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强化传播媒介多元化合作,加快推进农村网络化建设
加大国家扶持力度,建设城乡发展服务信息平台。政府应重视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城乡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平台,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信息化平台,对信息进行统一采集、统一管理,让农村居民及时了解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使他们能够切实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整合多种媒体,共同服务于农村信息建设。就当前的农村信息传媒传播效果来看,电视这一传统媒体的效果最为突出,但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电脑在农民信息获取途径中的比例逐渐提高。加之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的不断创新,为农村信息传送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信息媒体的应用,要进行积极整合,发挥各自优势,使其成为一个信息网络,共同服务于城乡一体化建设。
发展县域传媒,探索农村媒介新途径。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县域承担的责任极其重要。因此,应积极发展县域传媒,围绕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主要传媒的应用,融入同县域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信息,并以此作为县域传播的核心基础,从而形成具备当地特色的县域传媒,让农民通过县域传媒获取自己身边的有用信息,为发展生产和提高生活质量服务。
强化金融支持,丰富传播媒介种类。目前我国大众传媒的现状,很难承担起传播科技致富信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任。必须大力发展专门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新型媒体,制作出适合农民需要的信息内容,并通过简便易得的渠道向农民传播。国家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引进新型媒介和技术人才,扶持农村地区媒介的发展,丰富媒介种类。政府要扶持一些专门针对三农的媒体,让媒介的功能达到最大限度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大力传播农村信息。在农民信息教育培训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民信息教育培训模式。政府投资建立培训基地,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化培训机构参与,大力发展卫星远程教育,研究开发计算机网络教学,积极做好农民知识化工作,鼓励农村各类科技户、示范户和经营大户通过信息教育培训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培训农民如何在书报刊、电视和网络中收集信息,整合信息,分析信息,从而将其运用于农业经济发展中。
(张玉梅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吉林省农村传媒生态问题研究》[2012B12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