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亮有序的大门,干净整洁的院落、清晰醒目的标识、规范统一的着装…… 这是记者在昨(13)日召开的成都市老旧院落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现场会的现场——万兴街1号院看到的一幕。如果不说,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的拆迁安置小区。在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当地政府以及居民的共同努力下,万兴街1号院在过去的半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文明、整洁、安全、有序”的老旧院落物业管理标准化“样板”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也是成都首个老旧院落物业管理标准化试点项目。而下一步,我市将按照这样的“标准化”打造更多的老旧院落,加速推进“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之一的老旧院落改造。
创新试点 树立“样板”
首个老旧院落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完成
万兴街1号院位于成华区万年场街道万年路社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共有430户居民,是一个典型的老旧院落。“在这之前,院落没有一个摄像头,也没有物管、保安人员。而消防设施基本上没有配备。全院有110多辆车子,到晚上车子乱停,人经过都很麻烦。”居民何阿姨告诉记者,更恼火的是没有管理规范和制度,没有人愿意把院子管理起来。
去年10月以来,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以万兴街1号院为对象,成功申报并实施了成都市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专项资金扶持项目——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试点项目。通过对万兴街1号院实施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让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万兴街1号院呈现出“文明、整洁、安全、有序”的新面貌。记者在现场看到,大院内路面整洁,虽然是严冬但仍然处处见绿,小区环境干净整洁,院子里绿树葱葱,古香古色的休息凉亭,宽敞明亮的小区活动室……让这个曾经“脏乱差”的院落变得焕然一新。“现在我们和新小区相比,一点都不差。”在这里居住了20多年的居民袁世芳感慨地说道。
如今,这个居住了430户居民的院落,随着物业管理标准化试点项目建成,其生活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享受到与普通商品住宅同等的物管文明成果。
硬件提升 软件升级
实现老旧小区从“无人管”到“自己管”
记者了解到,老旧院落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改善院落实施物业管理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帮助院落建立居民自治管理和物业服务的组织体系、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等。市物业管理协会秘书长巫庆敏介绍说:“在当地政府对院落进行提档升级的基础上,协会整合行业资源,利用有限的资金为万兴街1号院配置了监控设施、周界防范设施、消防器材、停车管理系统等基本的物业管理专业设施及物资,完善了物业管理公共信息标识,帮助院落建立了居民自治管理组织体系,制定了物业服务相关规范和制度,形成了院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
在现场记者看到,在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的指导和帮扶下,1号院不仅配置了基础的物业管理设施和物资,整个院落面貌焕然一新,同时院落“软件”升阶也得到全面提升。据了解,1号院选举产生了由9位居民组成的院落居民自治管理委员会,负责院落的物业管理相关工作,实现居民对物业的自治管理和服务。同时,还建立健全了院落物业管理组织体系并完善了相关制度规范。记者在现场看到,在院落大门出入口的公开栏里,醒目地公示了院落居民自治管理和物业服务的相关组织和制度规范,相关人员的照片和信息也进行了上墙公示,小区的“软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实现了从“无人管”到“自己管”的转变。
成果转化 全市推广
开创全国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先河
据了解,万兴街1号院的打造是成都首个老旧院落物业管理标准化试点项目。而下一步,我市将按照这样的“标准化”打造更多的老旧院落,加速推进“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之一的老旧院落改造。
巫庆敏告诉记者,在对万兴街1号院进行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试点的基础上,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还编印了《成都市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在这本工作手册中,分七个部分拟定了老旧院落物管标准化的建设,包括院落物业管理组织体系、院落自治管理和物业服务规范、院落物业服务岗位规范及制度、院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院落管务公开和制度公示标准等方面,这无疑让我市老旧院落的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变得有标可依。“这本工作手册,形成了一套可复制推广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开创了全国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先河。”巫庆敏说道。
今年,我市正在全力推进“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而其中的老旧院落改造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而按照计划,今年我市将完成400个老旧院落的改造,这些改造不仅仅是环境“硬件”的改造,更多的还是“软件”的提档升级。对此,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坦言,《成都市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中可复制推广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无疑将对我市老旧院落的改造,特别是对“软件”的提档升级注入“强心针”。(记者 李凌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