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忆插队:我把自己当做一个延安人

来源:新华网
2015-02-14 12:07:18

  

习近平忆插队:我把自己当做一个延安人

  1.知青生活要过“四大关”

  

  “一是跳蚤关。在城里,从未见过跳蚤,而梁家河的夏天,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但两年后就习惯了,无论如何叮咬,照样睡得香甜;二是饮食关。过去吃的都是精米细面,现在是粗粝的杂粮,可不久我便咽得下,吃得香了,直到今日,我对陕北乡村的饭菜还很有感情,就拿酸菜来说,多时不吃还真想它;三是劳动关。刚开始干活时,我挣6个工分,没有妇女高。两年后,我就拿到壮劳力的l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四是思想关。这是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乡亲们也逐渐把我看作他们中的一分子。”

  

  ——摘自《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刊登于《西部大开发》2012年09期

  

  2.农村插队从修身开始

  

  “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栓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

  

  ——2013年5月 4日,习近平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

  

  3.延安是我人生的一个启程点

  

  “我把自己当做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启程点,也是在我人生最需要各方面帮助的时候,延安人民向我伸出了无私的帮助之手。我现在的很多基本观念和基本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

  

  ——2004年习近平接受延安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专访时说

  

  4.农村基层锻炼是一笔宝贵财富

  

  “农村基层是一个锻炼人的平台,这种锻炼是人生中宝贵的一笔财富。我自己当年也在农村基层干过。农村基层的工作经历是人生的一个坐标,有了这个经历,就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群众、如何尊重群众,知道什么叫实事求是、如何尊重事实。”

  

  ——2008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江西省赣县茅店镇洋塘村罗坑社区活动中心与大学生村官交流

  

  5.艰难困苦能够磨练意志

  

  “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

  

  ——摘自《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刊登于《西部大开发》2012年09期

  

  6.陕西是根,延安是魂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我69年插队到延安,75年离开,在延安的很多事情历历在目,现在的思维行动也都和那个时候有关联,就像是诗人贺敬之说的那样‘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2008年3月9日,习近平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陕西代表团的全团审议

  

  7.我的黄土情结

  

  “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们影晌是相当深的,形成了一种情结叫“黄土情结”。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摘自《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刊登于《西部大开发》2012年09期

  

  8.我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除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摘自《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刊登于《西部大开发》2012年09期

  

  (据“新华社发布”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