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能不能让“电子红包”多飞一点距离?

作者:李强 来源:新华信息化
2015-02-14 12:26:31

  互联网是一个高度开放同时又似乎高度封闭的融合体,粗暴野蛮的行为在这里从来都不是新鲜事儿,此次“红包大战”体现出的互联网野蛮行为和背后隐藏的野蛮文化犹为明显。

  据央视网报道,近日,支付宝推出了自己的红包业务,并在本月初增加了微信好友,微信朋友圈,QQ和QQ空间的分享入口,微信随即全面封锁了支付宝的分享接口,紧接着又把微信平台上所有与支付宝相关的链接与请求全部屏蔽。

  年关将近,动动手指在网上包个红包送给亲朋好友成为很多年轻人表达新年祝福的一种新方式,巨大的市场需求引发了此次互联网巨头间的用户争夺战。

  在支付宝看来,红包是一个移动支付产品,本质上承载着社交关系,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互动和交流的一种新型方式。红包的玩法应该多元化,不应局限在特定的平台和通信工具上,它应更加开放。在腾讯眼里,微信红包是其在移动支付领域的重点应用,微信支付希望未来能在移动支付平台业务上与支付宝掰一掰手腕,绝不允许外来者的侵犯,尤其是支付宝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

  不难理解,两者的行为逻辑都是基于在移动支付领域占山头,划定势力范围。不同的是,支付宝和微信的功能定位不同,支付宝是依赖交易双方的泛化支付弱社交,而微信是维系朋友圈关系的不完全以支付为目的的强社交。

  红包是体现传统礼仪文化,能增进人与人情感交流的纽带。很显然,圈子化的社交在网络红包这个产品上的优势显然高于泛化的弱社交,也就是说,支付宝在支付上的优势在微信红包面前显得过于商业化,而不能真正体现出红包的维系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其实,从整个移动支付的市场来看,移动红包只是一个小小的应用,还不足以掀起整个移动支付市场的巨大波澜,此次“红包大战”备受关注,更多是因为春节的临近以及两大巨头在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重量级身份。

  暂且抛开“红包大战”,近年来,互联网巨头间的大型战役和小规模战斗从来没有停歇。“3Q”大战、 “3B”大战、 “3狗”大战、打车软件大战…… 让人目不暇接。纵观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起因大都是一方涉足另一方的“后院”,挑战其业务发展底线。

  互联网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开放的基因,互联网逐渐改变了一些行业形态,使之更加开放和透明,但互联网在改变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时候,自身的原始商业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类似于“红包大战”中腾讯简单粗暴的屏蔽行为,我们只能说,一切只是为了利益。

  笔者认为,支付宝增加微信朋友圈红包分享功能,完全符合互联网的开放合作精神,用户不应该为巨头间的商业博弈埋单。但是我们也要反思,互联网的高度可复制性和业务的高度重合性态势能否就此遏制?微信做红包来丰富支付业务,难道支付宝就必须要做红包?是不是可以另辟蹊径在移动支付领域发展新的杀手级业务应用?也许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类似的事件。

  据媒体报道,支付宝开通微信朋友圈红包分享功能后,微信如临大敌,生怕沦为阿里的“管道”。但其实,腾讯“一刀切”式的做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互联网的机遇转瞬即逝,一个小应用可能催生的巨大市场利益往往是不可预期的,因此,多数互联网企业在面临复杂局面时,“快刀斩乱麻”式的处理方法也是出于自我保护。

  无论如何,互联网跨界融合的趋势日益加剧,未来,企业之间的业务缠斗好戏还会不断上演。市场竞争主体应在不断打破对方花园式围墙的前提下,要更多地考虑到用户更佳的使用体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希望“红包大战”落幕之时,我们的红包能不能多飞一点距离,把我们的祝福送给更多亲朋好友?(李强)

  原标题:评:能不能让红包多飞一点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