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何以变“春劫”?
文/一川清流
在昨天傍晚的市内公交车上,临近笔者座位旁一位约莫30出头的小伙子,正在跟他同行的伙伴大倒苦水:眼看就过年了,一想到回家不仅要带些礼物,而且还要给亲朋好友的孩子送红包,现在一百块钱都拿不出手了,起码一个红包要二百块,我哪有这么多钱啊,到现在老板还不发工资,想想回家过年就害怕,唉,现在过年真没意思!
看得出,这位年轻小伙很可能是一位长期在外的务工人员。其实,这位“恐归族”所言,如今又何止是他一人所发无奈感受呢?据2014年11月18日中国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有2.45亿外出务工人员,而且这些外出务工人员正在增多和“变老”。通常认为,农民工之所以大量涌向城市,不外乎两大因素:一是城乡收入差距使然;二是城市发展对农民工的需求所致。然而,由于目前中国各个领域都处在深刻变动之中,所以在城市“混得好的”民工毕竟是凤毛麟角,类似那位眼巴巴等着老板发饷回家过年年轻小伙的情况并不在少数。
外来民工的命运是这样,工薪阶层又何尝不是这样?特别是那些身陷“蜗居族”、“流浪族”漩涡的年轻人,等到大学毕业,多数已经掏干父母的所有积蓄,即便是有的已经“乔迁”到“胶囊公寓”,有了栖身之地,多数也是压力山大的“负翁”,需要拼上二、三十年的青春,付出巨大的健康代价之后,才能补上房贷等等窟窿,这还不算养育子女等等所花费的巨额支出。所以每到年关,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面对的无异于一道道“鬼门关”,一方面要受到“孝道”等传统道德的折磨,另方面处于即便是打肿脸也实在是充不起“胖子”的窘况。
本来,一年一度的春节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也是中国人最感欢天喜地的时刻,国家也为此辟出“长假”提供保证,甚至将“常回家看看”入法,贵州高院新任院长最近还专门发出上任后的第一道“命令”:过年必须回家陪父母!表面看来,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人之常情,相关“举措”也都是出于“好心”,也是“人性化关怀”的体现。可是在这些冠冕堂皇的辞藻之下,又有谁能理解无数“恐归族”的苦衷?又有谁能解决这些“恐归族”的实际问题而让他们底气十足而又毫无后顾之忧地“衣锦还乡”高高兴兴过大年呢?
现在看来,现如今的春节之所以被异化为几乎是群体性的“春劫”,之所以成了一些人惧怕的“鬼门关”,根子并不在春节本身,笔者以为有着如下深层次原因:其一,社会不良风气和封建陋俗作祟,试想,一些地方连母猪下崽都要设宴“庆贺”少不了陶“份子钱”,谁又能躲过春节这一劫难呢?其二,社会财富分布不均和劳动收入分配不公所致,致使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如此下去,何时才有“恐归族”的出头之日?其三,社会保障制度尚待完善,公众清楚地看到,这厢正在被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几尽压垮的情况下,那边又出“延迟退休”等令人恐慌的新政,如此,谁能有好心情过春节?即便是躲过春节,能躲过接踵而来的一个又一个人为的劫难吗?故而春节变“春劫”,并非“天灾”所致,而是“人祸”所为。(一川清流写于2015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