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漂”心声:我为何留在香港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02-16 07:07:48

 

 

港漂青年曾举办单身联谊活动。(资料照片)

  2005年,香港高校从内地招收的本科生、硕博生总人数为4112人。2014年,经过“港校热潮”、“报考降温”、“止跌回升”等阶段,就读香港高校的内地学生达19606人,其中约1600人为本科生。

  10年来,港校内地生人数翻了两番。

  香港高校的开放文化、多元背景和国际视野吸引着大批内地优秀人才。据统计,现在“港漂”约有15万人。语言的磨合、文化的冲击、生活方式的转变,都是“港漂”成长中“痛并快乐着”的经历。只是面前这条成长之路,正逐渐变得狭窄、崎岖。

  学生会,说爱你不易

  日前,正就读香港大学二年级的广东女生叶璐珊参加学生会竞选,却遭到当地人的大范围抵制和攻击,原因是她有“内地背景”,曾邀请某政协委员参与高桌晚宴。叶璐珊发表公开信称,她因为自小向往港大文明开放的校风,才选择来到这里,“怎料我内地生的身份,竟成为攻击的对象,实在令人痛心!”1月29日,某香港知名博主在评论此事时说,内地生“竞选大学学生会必须交代政治背景”。2月4日,某香港独立媒体人撰写博客称,“反共竟是内地生要交的投名状”,讽刺部分港人的作为。

  内地生参选学生会早有先例。来自成都的刘逸舟曾在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成功当选香港城市大学学生会“内阁成员”,他表示,当时身边的香港同学大多是友好且善意的。在城大历史上,他是第一个参选学生会的内地生,自然受到不少香港人的关注。刘逸舟表示,有一小部分香港人曾经抗议他的身份,但绝大多数香港同学和朋友都认为参加竞选应该靠实力说话,而不能以背景取人。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11年底,岭南大学学生会候选主席、内地学生廖维懿自认是中共党员,结果候选队伍即时解散。

  港生与内地生冲突频起

  2013年10月8日,云南高考状元、港大毕业生刘涵在香港遭遇车祸去世。这本是令人悲痛的消息,却被一小部分别有用心的香港人借题发挥。悼念刘涵的“脸书”网页被数千人“点赞”,有人甚至留言“死得好”。一时间,“刘涵事件”成为香港街头巷尾的热话,有媒体批评道,港人的仇恨言论是文明的倒退。《南华早报》发表署名文章《丑陋的香港人》,直面抨击部分香港人所表现出的冷漠与偏激。

  2013年10月12日,一家香港本地媒体发文称,香港城市大学硕士班课程因有内地生要求教授改用普通话上课,遭到香港学生抗议,更激起骂战。经几天的查证及资料收集,事件以当事学生现身说法、课程教授亲自解释而告终。

  2014年4月21日,名为“香港人优先”的社会团体来到香港城市大学,抗议学校收取太多内地学生,并任由他们享用公帑资助的资源(意指奖学金等)。团体成员挥舞港英旗帜,高喊“大学学位,港人优先”。抗议活动并未引起肢体冲突,团体成员把写给校长郭位的请愿信交予城大代表后离开。

  “漂在香港”去留抉择

  客观来说,绝大多数在香港求学的内地生,都是各方面的佼佼者。无论是通过高考或自主招生进入“香港八大院校”攻读本科学位的,还是经过几轮申请、层层筛选后取得大学硕博学位录取通知书的,这些内地学生品学兼优,心怀感恩,揣着对香港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渴望,满心欢喜地来到这里。

  可“港漂”们目前却面临着这样的难题:自己辛苦争取来的求学深造机会,竟被某些香港人认为是“掠夺香港资源”,甚至“内地身份”也遭排挤,还可能受到人身攻击和辱骂。

  “内地生的心态大多是,过自己的,让他们骂去吧。”刘逸舟解释说,因为文化和生活上的差异,内地生喜爱自己人扎堆,很少去跟香港学生沟通、交流,更别说一起聚会狂欢了。他认为,如果内地生去跟香港同学更积极主动地交往,大家互相了解,也许目前的难题会有所改善。

  同样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的小陈同学则认为,内地生的窘境,源自学生人数在校园中的尴尬比例。“拿城大本科人数来说,内地生比例约为6.5%,既没有小到让香港学生忽略你的存在,又没有大到可以抱团与他们抗衡,所以才比较容易被当靶子吧。”

  她说,“学生会声讨内地生事件,说我们不愤怒,是假的;刘涵去世被赞,说我们不痛心,也是假的。可是我们确实有些力不从心,政治立场已经被定了性,我们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反驳,也不知道如何去抗争,只能默默地在心里叫屈,然后第二天起来照常去上班。”

  小陈也许说出了大多数“港漂”的心声。漂在他乡,难免被人指点,而语言、文化、习俗、成长环境甚至政治面貌上的差异,都为异乡人融入本地生活添了一分烦恼。

  一名香港城市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表示,香港学生的这种抗议和攻击,多来自内心的“不安全感”。他认为,香港的年轻人都是带着骄傲情绪的,所以对待同样优秀、甚至更加优秀的陌生内地同学时,他们会产生警惕和排斥的心理。

  他说,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双方互相理解、信任、体谅和宽容。他相信,现在绝大多数的香港人都是友善且包容的,“对所谓的政治游戏没有兴趣”,“港漂”们不必太介怀。

  无可否认的是,香港高校中的学生矛盾,并不能阻止内地生求学香港的脚步,而一届届的毕业生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港漂”选择留下。

  小陈认为,想要怎样的生活,全在乎自己的选择。“对于香港来说,我是异乡人,但这并不是说我不能把这里当成家,去追求我的梦想。”其实香港跟其它城市没有什么不同,有它自己的美丑善恶,如何生活完全看自己怎样做选择题。“我还没有离开香港,是因为这座城市依然值得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