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春节姿势:多元族群的幸福派对

作者:刘畅 来源:新华网
2015-02-16 18:39:43

  新华网澳门2月16日电(记者 刘畅)位于澳门半岛老城区的义字街自由市场,是伴随着澳门人走过了几十年历史的“城中村”,也是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旅游城市硕果仅存的露天市场之一。

  时光更迭,年复一年,数百间微型店铺杂聚的义字街,喧哗与热闹不曾改变,承载着老街坊们“衣食住行”的需求,也映射着这个族群多元的文化小城仪态万方的身段。

  春节前夕,在澳门文化学者陈力志先生和夫人武女士的陪同下,记者来到了义字街市场。从街口望去,灯笼、春联、糖果、祭品红成一片。中国人的春节来了,澳门华人的“春节大采购”正如火如荼。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移民城市,澳门的华人社会也是南北杂聚、结构复杂、文化多元。陈力志一家正是这个“别样”城市的“普通”缩影:陈先生是印尼华侨,不过已经在澳门生活了40多年。他娶了一位陕西籍太太,女儿6岁,可以听5种语言。

  走在义字街红红火火的年货市场上,不同族群的澳门人各取所需,置办着各类年货,如同一个丰盛热闹的节日大派对。

  对于陈力志这样的家庭来说,因为文化背景复杂,因此春节购置年货“是一件浩大的工程,要分为几个层次”。

  记者注意到,陈力志夫妇首先购置的是春联、福字、窗花、香烛。陈力志说,这是中国人过新年的基本元素,“华人世界天下大同,哪里都一样”。

  尽管陈力志夫妇都是出生于外乡的“新移民”,但以澳门人的方式过春节,早已成为这个三口之家的习惯与传统。于是,糖莲藕、糖冬瓜、年糕、瑶柱、干鱼、腊肠、大橘、鲜切花等当地特色年货,也列入了采购清单。

  对于陈力志夫妇来说,澳门的“神奇与可爱”之处,在于能够让他和妻子这样曾经的“外地人”,也能舒服自在地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和过节。

  “我们印尼华侨过春节一定要吃千层糕,这是印尼华人的传统食品,预示着新的一年‘节节高’。没想到在澳门居然也买得到。”陈力志说。而陈太太作为地道陕西人,春节一定会包上一顿饺子。面粉、茴香和瘦猪肉是必不可少的原料。

  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回到家里,贴上春联、换上新衣,这个幸福满满的小家立刻充满了红红火火的过年气氛。品上一杯香醇的印尼红茶,陈力志讲起了他记忆中的春节故事。

  上世纪50年代,陈力志生于印尼雅加达,是这个华侨家族在印尼出生的第三代人。

  “那个时代我的父母非常向往祖国,每到春节的时候,父亲都想方设法弄一些家乡的菜品,给我们打打牙祭,比如腊肠、火腿什么的。”陈力志清楚地记得,1964年,父亲有机会去了一趟北京,带回了一条金华火腿。

  “我们把那条火腿一直留到春节才舍得吃,吃得特别仔细,生怕浪费一点。第一年春节没吃完,留到第二年的春节又吃了一次。”他说。

  1966年,陈力志随父母从印尼辗转新加坡、香港、深圳、广州,并最终来到澳门定居。

  “定居澳门后,我们家开始按照澳门人的方式过春节。说来感慨,我们毕竟是从印尼回国的华侨,因此我们又带回了印尼华侨的过节风俗。”陈力志说。

  据介绍,印尼华侨往往以过春节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思念,因此过春节的气氛特别浓。印尼华侨综合祖国的文化传统与当地习俗,又衍生出了一些特有的传统。

  目前澳门共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华侨,在六十余万人口的澳门,每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华侨。而陈力志的另一个身份是澳门归侨总会的理事,这个社团存在的宗旨正是要构建不同华侨族群的和谐共生,实现文化传承。

  作为文化学者的陈力志认为,自己用一辈子的时间经历着一场“穿越文化”的旅行,而在这个过程中最精彩的一次邂逅是与妻子的相识与相恋。

  陈太太武女士上世纪90年代移民澳门。广东话非常流利,普通话中夹杂着乡音的陈太太为这个来自热带的华侨之家带来了“大西北”的豪爽气息。

  “我女儿和我婆婆特别喜欢吃我包的饺子。”她说。和娘家不同的是,陈太太的饺子在澳门的家“变成了一道菜而不再是主食”。

  她告诉记者,他们家的除夕年夜饭通常是这样的:“我包上一盘饺子,他烧上几个拿手好菜,比如咖喱椰汁鸡、柠檬汁浇炸鱼、空心菜炒虾酱,东南亚沙拉‘加多加多’等等。不过女儿最爱吃的还是千层糕。”

  “可能我们家的年夜饭,跟很多澳门家庭有所不同,但幸福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吧!”陈太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