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这天也叫“破五”,照例一定要包饺子吃。
旧时,从正月初一到初五,是春节的高潮,民间有许多禁忌,例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说话办事要格外注意等。但过了初五,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日常生活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正常状态—故称正月初五为“破五”。大小商店在“破五”之后“开市大吉”,恢复正常营业,热闹红火的春节将渐入尾声。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故旧时有“迎财神”年俗。关于财神,民间说法种类众多,譬如有文财神、武财神,还有五路财神、青龙财神、五显财神等等,不一而足。文财神主要有三种说法:商朝比干、春秋越国范蠡、财帛星君(别称增福财神爷)等。文财神脸色白净,倜傥文静,长须美髯,左手执如意,右手捧宝盆,寓意年年如意,招财进宝。武财神主要有赵公元帅和三国蜀汉大将关羽两种说法。赵公元帅头戴铁冠,乌面浓须,怒目圆睁,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身下跨骑黑虎,除招财进宝之外,还肩负镇妖辟邪功能。
旧时“迎财神”年俗,在南方盛行,集中在正月初四到初六这三天。正月初四子夜,商人富户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焚香礼拜,为争利市,表示心诚,故提前一天迎接,名曰“抢路头”。正月初五凌晨,各家商店开市,敞开大门,打开窗户,金锣奏响,爆竹齐鸣,牲醴毕陈,以迎财神。主要祭品是羊头与鲤鱼,谐音开头吉祥和里外有余,向财神像顶礼膜拜。
在一些地区,正月初五还有“送穷”习俗,就是将灶灰及室内垃圾集中起来,送出门外,然后燃鞭放炮以驱邪除秽。寓意送走穷困,摆脱晦气,在新的一年迎来富裕和幸福。
天津人称正月初五为“破五”或“咬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山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饺子褶要捏得严严实实,这叫“捏小人嘴”,使之不能搬弄口舌,滋生祸端,以使吉利顺当,诸事如意。可见天津人对“小人”的深恶痛绝。家家户户剁“小人”,这“小人”又指谁呢?恐怕很难说清楚。在人们心目中的“小人”,如果把它艺术化,就指戏剧舞台上勾着白脸、心怀鬼胎、行为不轨的丑角儿。人们把上一年度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身上,只有除去“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其实,在痛恨“小人”、嫉恶如仇的情绪宣泄之外,客观上对于推进道德自律不无裨益。另外,正月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
“迎财神”与“剁小人”,一为祈福,一为避祸,似相抵牾,其实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破立相生。春节年俗源于农耕社会,旧时春节。船家供奉妈祖,渔民祭祀海神,盐户膜拜盐母,农民拜祈龙王,商家迎接财神……同时,各行业也有与之相应的辟邪免灾的民俗—林林总总的传统年俗都反映了在农耕社会里人们对新春的祝福。剔除其中落后因素,其实质仍昭示了民众热爱生活以及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