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串门 七大姑、八大姨莫喊错了

作者:肖茹丹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5-02-23 15:11:00

  成都春节习俗之称呼亲戚称谓参考

  祖父——爷爷,祖母——奶奶;爷爷的二哥——二爷爷,爷爷的二嫂——二奶奶,外祖父——外公、公公、家公、外爷,外祖母——外婆、婆婆、家家、家婆,二姑妈——姑妈、二姑、二孃,二姑父——二姑爹、二姑爷、姓+叔叔;二伯伯——二爸、二伯、二爹,二伯母——二妈、二娘、姓+孃孃,二叔叔——二叔、二爹、二爸;二婶婶——二孃、二妈、姓+孃孃,舅舅——舅舅,舅妈——舅妈、姓+孃孃,二姨妈——二姨、二孃,二姨丈——二姨爹、二姨夫,二表姨——二表姨、二表孃、姓+孃孃,二表姨丈——二表姨父(爹)、姓+叔叔,侄子、外甥——侄儿、侄子,侄女、外甥女——侄女儿

  每逢春节串门,市民白先生就很头疼,因为常住成都的他要回河南的大家庭,碰上那些好几年没见过的亲戚,白先生总会“嘴拙”,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对方。而跟白先生有类似烦恼的人还不在少数,也因此闹了不少笑话。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称呼大家族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呢?南北方又有哪些区别呢?

  “媳妇儿”“儿媳妇”傻傻分不清

  在南方,媳妇儿是指儿子的老婆,而在北方,媳妇儿是指自己的老婆,儿子的老婆叫儿媳妇儿。而不了解这一差异的人就有可能闹笑话,60岁的李大爷就遇到了类似的尴尬。

  李大爷的老伴儿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去年春节,李大爷一家人到老伴儿的娘家团年。平日里难得见上一面的亲戚朋友们都汇聚在一起,欢度春节。寒暄中,李大爷说出一件喜事,跟大家分享,“我媳妇儿怀孕了,都7个月了,要生了!哈哈哈!”李大爷说完后,众人先是一愣,但还是纷纷送来祝福,一位大哥说:“可以啊,老来得子哦!”

  就在这时,李大爷的老伴儿从外面买菜回来,亲戚们正想围过去道喜,却发现这女人不像是怀孕7个月的啊,大肚子都没有。看着大家疑惑的表情,李大爷才回过神儿来,想起两地称呼上的差异。只得解释一番:不是他老婆怀孕了,是他即将要抱孙子了,在南方“媳妇”是指儿子的老婆。众人这才回过神来“原来此媳妇非彼媳妇”。

  “大爷”没喊对 竟成了骂人

  除了李大爷的尴尬外,成都姑娘方小姐也在第一次拜访公婆时出了糗。在巴蜀地区,大爷是对男性老人的称呼;而在北方,爸爸的哥哥们都被称之为“大爷(ye 第二声)”,比如二大爷,三大爷等。

  去年春节,方小姐跟着男朋友回北方过年,跟公婆见面。“去之前,我还专门去网上学习了一下,各种亲戚的叫法,外婆叫姥姥、爸爸叫爹……”方小姐说,男友家族很大,亲戚很多,她怕叫错还特意带了小抄。

  除夕吃年夜饭时,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方小姐感觉不自在,男友一一介绍亲戚给她,“这是你大爷……”。“你大爷?我当时以为他在骂人,”方小姐小声嘀咕了一句,“你大爷(ye 第四声)。”亲戚们先是愣了一会儿,然后哈哈大笑。方小姐这才反应过来,在北方,爸爸的哥哥是叫大爷,连忙解释说:“巴蜀地区,爸爸的哥哥我们都叫大爸,二爸或者伯伯。”

  专家意见:没有统一规范还需入乡随俗

  对于市民的疑惑,巴蜀民俗学家袁庭栋指出,姨妈,姑妈等现在都可用阿姨笼统称呼。对于远房亲戚来讲,要是表亲,就在称呼上加上“表“字,如表姑,表姑父。如果是同一祖辈的堂亲,则可以直接称为伯伯,姑姑。“其实学界对如何称呼亲戚并没有统一规范,各个地方的叫法也是五花八门,南北方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还是要入乡随俗。”(记者 肖茹丹 实习生 漆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