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楼管理人员查看避难层独立的排烟系统。
避难层不能住人,原则上也不允许办公,但可以作为设备层,放置水泵等消防设施。
从外观上可看出避难层外墙材料与别层有明显差别。
如今的昆明已是高楼林立,人们的消防意识亟待加强。
每个避难层都设有消防电梯出口。
场景2(55:49):前消防员阿强带领伤员来到隔火层,他打开一个矿泉水包装箱,却发现很多箱子里装的全是化学品。紧接着,有个大厦的租户自首,他将化学品换了包装,瞒过大厦检查,还防到了隔火层。
黄斌:作为大火发生时的临时庇护场所,避难层可以适当储备一些急救物资,但严禁改变其使用功能,也严禁堆放其他物品,尤其是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品。像电影里这样的场景虽然有些夸张,但现实中这种违法占用避难层的现象确实有。对此,消防部门将根据《消防法》对违法个人或者单位处以警告、罚款并责令整改等处罚。
场景3(60:28):隔火层发生爆炸后,大军与妻子在33层相遇,妻子问:“刚才你为什么不先救我?”大军回答:“在火场30秒就能夺走一条性命,我的职责是救人,我不可以选择先救谁。”5分钟后,救援组决定用大楼旁边工地的起重机吊臂将被困人员疏散到地面,但就在疏散开始后,两名被困人不等排队抢先冲上了吊臂。同时,在34层的一名被困人员也试图跳到吊臂上。但最后不但造成2人坠楼,还破坏了疏散环境,耽误了安全时间。
黄斌:在火场,消防员会尽力就出每一个人,被困人员也无亲疏贵贱之分。火场逃生,尤其是在高层火灾中,救援难度会更大,每分每秒都很宝贵。所以被困人员一定要听从消防员的安排,有序撤离。同时,在高层建筑火灾中,被困人员切忌盲目跳楼。
火灾中如何利用避难层
假设一个40层高的居民楼发生火情,起火点位于大楼的10层,避难层位于15层:处在10楼以下的居民可以利用楼梯道走廊向下逃生。在火灾初期,楼道、走廊没有被大火完全封住时,把被褥或毛毯用水淋湿裹住身体,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身冲出受困区。处在10楼以上的居民,在火灾发展初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先前往避难层,再通过云梯车疏散到地面。
同时消防人员提醒,火灾发生后,虽然衣橱、阁楼或床下可能是烟雾较稀薄的地方,但千万不要在此躲避,不利于进入楼内的消防员及时发现。向屋外逃生时不可用双手贸然推门,轻触门把手体验温度,然后将门打开缝隙向外查看火情。
在火灾发生时一定要保持沉着冷静,争分夺秒离开火灾现场,千万不要迟疑或又返回抢拿财物,以免贻误最佳逃生时机。(记者 赵伟 摄 邓磊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