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结束了。在这里提醒大家,今年的“开门炮”不要放。根据杭州市政府《2015年春节期间市区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方案》,今年杭州市区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只有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三天。(据《都市时报》)
燃放“开门炮”在中国颇有历史,也颇有市场。文献记载:“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疠”(《清嘉录》)。每年春节后的上班首日,总有不少机关事业单位都在燃放开门炮。老百姓和商家燃放“开门炮仗”,一是图个喜庆,讨个彩头,二是传承历史文化。但是,机关事业单位却不同,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如果也像商家那样竞相燃放“开门炮”,就很有必要问个为什么了,难道也为“讨彩头”或祈求上天的保佑?
从以往的报道看,每年因燃放“开门炮”而引发爆炸,屡屡造成大量公私财产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对此,有网友说得好,“我们都不放开门炮了,可这些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企业还疯狂地放,浪费钱不说,你说他们带的是啥头?”在新浪微博上,博友“孟么么88”说:“早晨被各种开门炮震醒了!响的时间那个长呀!不是提倡环保吗?这时候你们都想什么了?提口号时喊得倒响,办实事咋没你了呢?”其实,环境在变化,社会在变化,风气也要变化。移风易俗,风和俗是互动的。行政事业单位关键是要做好群众的服务工作,与放不放炮没关系,燃放“开门炮”应该免了吧,如果要放,也要低调点,再低调一点儿。
“开门炮”放得再多,再猛,也不能代表什么,只能是浪费行为。医疗及消防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每年春节因燃放烟花爆竹炸伤行人、引发火灾的事故太多了,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报道称,每年春节期间,各级医疗机构接诊的因烟花爆竹炸伤的患者总是成倍递增。因此,不少医疗界、环保人士多次呼吁禁放,不少大中城市也实施有限度的禁放政策。既然燃放“开门炮”有百害而无一利,也有不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建议要好好地改改这种陋习,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企业,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要在燃放“开门炮”上带个好头。
当然,燃放“开门炮”作为历史现象,要有一个消亡的过程。“燃放‘开门炮’是延续多年的民俗。尽管也有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及民俗学者认为,“过年放鞭炮,是为了增加节日气氛。从心理上讲,不放的话,就会给人们造成空荡荡的感觉,觉得过年没有味道。”但是,燃放“开门炮”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尤其是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气,已经在警醒我们人类不仅要尊重传统,更应该尊重大自然,特别是应该尊重我们所生存的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民俗也应该与时俱进。
放鞭炮不就是图个响声吗?何不采用一些更环保的方式来继承这种民俗活动呢?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环保,燃放鞭炮既污染空气又制造红色垃圾,所以,不但要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来解决,以制度来约束“开门炮”这种习俗,还应倡导使用传统烟花爆竹的替代品。如,电子鞭炮就是不错的替代品。电子鞭炮有很好的仿真音效,不仅美观而且环保,既保留了传统,又不造成污染。同时,用电子鞭炮替代原先的“开门炮”,既是落实中央和省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规定,又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节能减排”的社会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