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理财通、人人贷、陆金所……理财方式的多元化,在为普通百姓提供更多理财选择的同时,也让银行不得不开始直面存款流失的困境。
在新增外汇占款持续减少和“金融脱媒”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银行存款增速快速回落。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月,银行人民币存款增加1.70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830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037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700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70亿元。与过去相比,银行存款增长明显乏力。
多重因素导致存款分流
银行存款增长放缓,严格来看主要是居民储蓄存款增速下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非只是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分流,资本市场的火爆也使得储蓄存款开始流向股市。比如,仅2014年第四季度,个人保证金存款就增加了142亿元。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另外,新增外汇占款减少导致基础货币增速放缓,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又引起信贷增长放缓,也导致存款派生效应减弱。
普华永道金融服务合伙人朱宇认为,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消费者的习惯演变来看,银行储蓄存款很可能还会继续流失。一方面在高生活成本的压力下,如今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很难有存款;另一方面是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完善,除银行存款外,还增加了许多可以投资的新领域。
“存款增长乏力其实是利率市场化的必然结果,这意味着银行传统的‘存款立行’、‘以存定贷’、吃利差的经营模式走向终结。”温彬表示,需要指出的是,利率市场化以后,存款以不同形式存在于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并非绝对减少,只不过不同规模和信用的金融机构获得存款的成本存在差异。
创新应对挑战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进入2015年,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等因素仍将持续影响银行业负债业务。随着监管政策调整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储蓄存款被分流的趋势仍将延续。
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恒丰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有进一步放松的可能性,商业银行通过存款利率上浮有助于对冲降息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新的发展阶段有助于商业银行坚定转型决心,夯实新形势下的快速发展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多家银行已推出了直销银行等创新业务,从客户体验、支付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提升,以吸引客户回归。“对老百姓来讲,对金融服务的体验,最重要的就是两点,一是支付是否安全,并非支付速度越快或越复杂就越安全;二是能否增值。”朱宇表示,目前很多银行都在这两方面积极努力改善服务质量。
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提供的研究报告,目前银行在创新业务方面开展的积极有益尝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综合化负债产品为突破口,获取资金沉淀。如某银行通过大力开展现金管理平台业务为客户提供高效现金管理服务,使客户的日常结算资金留存沉淀为该行低成本存款。二是积极搭建互联网金融平台,创新负债资金来源。部分商业银行借鉴互联网企业经验,针对小微企业搭建线上金融平台,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获得了较好的成效。
提高主动负债能力
长远来看,要想减少存款增速下滑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温彬认为,商业银行需要重构资产负债表,在负债端通过发行大额存单、优先股、次级债等提高主动负债比例,在资产端要发展资产证券化,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走出一条轻资本的发展模式。
“目前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发行同业存单提高主动负债能力。2014年有近百家银行发行了约1.5万亿元的同业存单。”温彬表示,今年以来,已有50多家银行披露计划发行同业存单2.5万亿元。预计今年存单发行范围将进一步扩围,未来发行存单将成为银行增加负债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并成为储蓄的替代品之一。
此外,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加强,相关条例可能在2015年出台,这在促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的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减缓其对银行吸收存款能力的冲击,有利于创造更加规范的竞争环境。
(责任编辑:任艺慧)